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部分

上,內閣拆分後是否歸政務院管轄?”

天啟說:“以後沒有內閣,處理政務的只有政務院。”

原來不是拆內閣而是要廢除內閣,朱延禧急道:“皇上,不可啊!這不符合祖制啊!”

010 廢除內閣(下)

天啟笑道:“朱閣老已經是兒孫滿堂了吧?你覺得你自己或者是天下普通人是希望自己的後代比自己過得好呢還是希望他們不如自己呢?”

朱延禧應聲道:“自然是希望一代比一代強,不過這就必須打亂祖制嗎?”

天啟說:“祖制是先祖們定下的,後人如果將祖制視為不可動之規則,那麼後人最多活得跟先祖們一樣,如果沒有領會好先祖的精義更會是一代不如一代,王安石說的祖宗不足法就是這個道理。”

朱延禧一聽皇帝要廢除內閣,頓時感到腦袋裡一片空白,一衝動就上前發問,問過了才想起內閣首輔和次輔都沒吱聲,自己急著發問有點唐突了,瞪了一眼顧秉謙、魏廣微等閣臣說道:“皇上的話微臣贊同,不過臣還是認為內閣不能廢,因為內閣理事並不是完全搬祖制。當然,內閣首輔次輔都無異議,臣也算是多事罷了。”

天啟說:“內閣本來政務軍務都管,現在的政務院只管政務,內閣如果還要存在豈不是比政務院還要大?顧首輔,你難道要管著總理大臣,讓總理大臣每天向你彙報工作嗎?”

顧秉謙一聽馬上分辨道:“臣絕無此意,臣願意唯信王馬首是瞻,臣認為既然有了政務院內閣也就沒必要存在。”

天啟抬頭看了看六部尚書們,發現有人想跳出來說話,立即說道:“律政處歸納保管成例,歸納好成例後就分發六部,以後六部處理事務有例就直接按例辦理,沒例就報政務院由議政處議決,這樣大家都省事,諸位尚書以為如何?”

禮部尚書林堯俞上前說:“如此甚好,那麼請問皇上,六部按例自行處理事務後是否就不用政務院批准?遇到緊急軍情怎麼辦?”

天啟說:“有例可循的事直接處理不需要等待批准,只需要邊執行邊上報,小事三天一報大事每天上報,不過政務院有緊急叫停的權力。至於說軍情朕已經告知通政司,軍務直接報武英殿內的軍務院,這裡是政務院只處理政務。”

吏部尚書崔景榮也道:“皇上說的有道理,臣等就試一試。”

其他各部尚書一聽可以省事還可以少看內閣臉色也都紛紛表示沒意見。

天啟點頭道:“很好,那朱閣老的意思呢?”

看著內閣其他閣臣和六部尚書,朱延禧心中哀嘆道:“敢直言的人都走了,剩下的都是些沒種的了。”嘴裡沉聲道:“皇上要廢除內閣,臣身為內閣閣臣不得不表達意見,如果內閣其他人和六部大臣都沒有意見,臣也只有贊同。”

天啟心中得意不由得微微一笑道:“內閣大臣們識大局顧大體值得表揚,幾位閣臣都直接進入政務院任職為協理大臣,望大家跟信王和三位王叔齊心協力為國效力。”

顧秉謙、魏廣微、朱延禧等閣臣一聽齊聲道:“臣等謝過皇上!”

顧秉謙更是上前媚笑道:“臣等願學諸葛亮為皇上、為大明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看著顧秉謙七十多的人還像小姑娘一樣笑得無比燦爛,眾人不由得有些肉麻,心中暗罵無恥。

左都御史李宗延出列問道:“請問皇上,都察院職專糾劾,不知道政務院的各位王爺和其他官員的具體職責,哪些是他們職責許可權內之事,哪些事屬於越權?望皇上明示。”

天啟說:“內閣拆分為議政處和律政處,議政處議決處理沒有成例可循或成例已經不可用的事務,處理結果由總理大臣簽署意見後就可以下發執行,議決結果執行後有效果且沒人反對就可歸納修改為成例。律政處歸納、保管成例並及時下發六部。這就是政務院目前的職責,至於說政務院中王公大臣,如果有錯跟普通官員一樣對待。”

李宗延說:“臣明白了。”

天啟說道:“朕正要說到你們都察院,都察院人少但職責重大,六科言官們只知道風聞言事拖人後腿,從今天起歸入都察院管理。只不過你們都察院的奏表從今天起也得分成兩個部分,風聞言事的和確有實據的分開。”

李宗延不解地問:“請問皇上這又是為什麼?”

天啟說:“本朝官員有個陋習,遇到有言官彈劾無論手中有多急的事都會丟擔子回家聽勘,好象不這樣就不能證明自己青白一樣。朕這樣安排就是防止這類事,屬於風聞言事的彈劾都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