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院主持人也沒有閒著,他自己在努力寫書宣傳他對農政和曆法等方面的心得時,還請了很多跟他關係不錯的人進博學院研討軍工、數理等問題,其中還有幾個外國人。天啟知道這些外國人的目的是傳教,為了博得朝廷官員和士紳的喜歡也把西方的一些知識拿了些出來吸引人們來關注,天啟沒有說穿只是允許他們在有限範圍內傳教,而且不得強行要求和不斷騷擾民眾,只鼓勵他們對民眾進行數理、曆法、航海、地理等新知識的傳播。博學院雖然沒有像聖學院那樣吸引到眾多人的關注,但天啟相信他們有厚積薄發的那一天。
博學院和聖學院一個是為了發現新知識,另一個是為了合理運用新舊知識,可以說這兩個機構是大明的希望所在。為了避免自己離開後這兩個機構癱瘓甚至解體,天啟一再下旨不允許任何人對這兩大機構進行言論上的攻擊,有不同意見可以在聖學院中辯論,說得對就按你說的辦,但如果有不願意把話擺在明面上說反而私下造謠中傷聖學院和博學院的人,天啟命令一律按妖言惑眾罪名嚴懲。
現在既然要離開了,天啟決定把對聖學院和博學院的關照定下來,在這幾天裡他抽空去這兩個地方轉了轉,並賜墨讓孫承宗和信王親筆給兩個機構題詞,政務院總理王大臣和軍務院首席軍機大學士都在這題詞,今後就算有人想動這裡也得掂量一下自己的份量。而且天啟還宣佈說從現在起在聖學院和博學院兩大機構裡,無論是誰對任何人都不再行跪拜之禮,以示他對知識的尊重,並要求把這道旨意用石碑刻下來放在門口醒目處。
如此忙碌了幾天,轉眼四月初八就要到了。初七晚上,天啟把皇后叫到那間存放箱子的房間裡說話,並讓其他所有人退出房間不得偷聽。見天啟神色慎重皇后問道:“皇上晚上把臣妾叫到這裡來有何事?”
天啟說:“皇后看一看這間屋子,有沒有什麼新發現?”
皇后左右看了看問:“沒發現什麼東西,是不是皇上準備要把這裡拆了重新蓋?”
天啟驚訝地問:“皇后怎麼這麼說?這好好的怎麼要重新蓋呢?”
皇后說:“臣妾也是前兩天聽人說的,說乾清宮有很多屋子都老舊了,而且前幾天晚上在這附近睡覺的人都昏昏沉沉的,總做夢說有什麼東西在夢中不停呼喚,臣妾想這房子雖然還算結實但日子久了會不會有不乾淨的東西?乾脆叫人翻新一下,魏忠賢前兩天剛剛送來十多萬兩銀子,拿來翻新一下應該沒有問題。”
天啟點頭說:“看來這兩月魏忠賢過得挺滋潤。”
112 去意彷徨(下)
天啟見皇后提起魏忠賢就說道:“去年朕落水,醒來後就在這間屋子裡,皇后不記得了?”
皇后站起來左右看了看說:“皇上不說臣妾就忘記了,一說起就想了起來,好像就是在這裡。記得當時皇上臥在床上,臣妾就在這兒告魏忠賢的狀,想起來好像是昨天的事一樣。”
天啟哈哈一笑道:“皇后沒發覺這一年來朕跟以往不一樣了嗎?”
皇后想了一想,抬起頭看著天啟疑惑地說道:“皇上一提,臣妾就想起來了,這一年來皇上跟以往是不一樣,到底發生什麼事了?”
天啟笑了一下說:“發生什麼事先不說,你先回答一個問題,你覺得朕是以前那樣好呢還是現在好?要說實在話。”
皇后盯著天啟說:“現在的皇上懂很多事,處理朝中事務也比以往的皇上更勤奮一些,不過在臣妾眼裡都一樣,因為皇上對臣妾一直很好,這一點沒有變。”
天啟點了點頭說:“那朕告訴你實在話吧,去年落水後朕說夢到了太祖是真的,太祖說給朕一年的勤奮勁,用一年時間把朝廷的事務處理好,如果處理好了朕就會一直勤奮下去,如果處理得不好朕又會回到以前一樣。”
皇后說:“臣妾覺得皇上這一年做的事無可挑剔,一切聽天由命吧,皇上今天叫臣妾到這裡來是不是跟這事有關?”
天啟點了點頭說:“是的,也許就在明天就會決定朕的命運,因此朕要提前做一個安排。朝中之事可以委託給孫承宗和信王,年輕一點的像楊漣和左光斗等人也值得信賴。宮中事務你有事跟馮思琴商議一下,此人很聰明。朕已經寫好旨意給王體乾、楊公春和談敬,讓他們無條件聽從你的話,如果他們誰有二心就不要猶豫立即清楚掉,避免出現魏忠賢那樣的人。”
皇后笑了笑說:“看皇上說的,怎麼像是要走遠路一樣,你就算跟以前一樣貪玩不理事,這些話你難道不能寫下來自己看嗎?”
天啟搖了搖頭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