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了F…22“猛禽”,只不過離對方的距離更近了。
雖然F…22“猛禽”效能出色,特別是載重力幾乎是殲-14“鷹隼”的38%
但雙方現在都處於空載狀態,而且“鷹隼”也恰如其名,體形更比“猛禽”輕盈得多,而且中國人的氣動力設計已經超過美國,在爆發出超音速的狀態下,“鷹隼”甚至還比“猛禽”還要快上兩成。
比衝刺競速,F…22完敗於殲-14。
一進入超音速,F…22“猛禽”明顯就感到不支,特別是近距離的超機動性,甚至趕不上殲-14“鷹隼”靈活詭異的機動路線。
彷彿是隼科裡面最神俊的矛隼海東青,殲-14在天空中舞動出一個又一個不可思議地機動,完全不拘泥於常規的戰術機動,多家電視臺的現場主持人和專業的嘉賓早已停止了滔滔不絕的點評,因為他們已經沒有再開口的能力。
這一切不僅僅歸功於林默,還有殲-14引擎上的全程可調收斂、擴張式三元向量噴管的功勞·論起向量推進,F…22的二元向量還是不夠看。
盡職的攝像師彷彿局外人,透過高效能的昂貴裝置將畫面捕捉下來,電視機面前的觀眾和現場觀眾一樣都已經被震撼到了骨子裡,那一個個充滿想像力的戰術機動,匪夷所思。
簡直是一個潘多拉寶盒,一經開啟·就湧現出無數對各國空軍飛行員們擁有致命誘惑的神奇機鬥術。
這是一場赤/裸/裸的炫耀·殲-14“鷹隼”的首次問世秀。
“那是,我竟然看到了X…31的影子,中國人想幹什麼?”
幾乎快要把自己的眼睛嵌到了軍用望遠鏡裡,洛克希德.馬丁公司負責本次參展的主管湯森.威廉姆斯不可自制的渾身發抖地喃喃自語。
X31是美國人提出追求過失速機動,以主動控制技術(ActiueCwntralTechnalagy)為特點的實驗機型,其帶向量推力的超短距起飛著陸控制和無尾飛行研究為美國多款戰鬥機設計提供了技術驗證,F…35的B型艦載機版本垂直起降技能正是從此衍生出來。
美國人從1986年設計出來的這款實驗機甚至可以發揮出比眼鏡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