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張暫定日程安排表,還有一份目前其他兩名教官提供的教材草稿。
在培訓班正式開課前,這些教材需要由三名教官互相印證,將最終的課件教材補充完善。
開課前一週,教材將正式定稿,送交專門的保密印刷廠,不僅提供給當期培訓班的學員,稍後也會送到全國各支航空部隊作為新的訓練方案。
在完成培訓後,參加培訓班的飛行員將作為火種,帶著所學到的東西返回自己原來的部隊,將最新的空戰技傳播給其他更多的飛行員。
幾乎每一期強化培訓班都會將中國空軍的整體戰鬥力推上一個新的臺階。
同行之間總是有聊不完的話題,這個房間正好給了林默在內的三名頂尖飛行員一處可以自由交流的場所。
當實力達到一定程度時,就會脫離制式化量產飛行員的普通層次,每個人都會根據自己的經歷總結凝練出一套獨有的空戰技。
一人技短,眾人技長,三個臭皮匠湊在一塊兒,還頂上一個諸葛亮,三名至少王牌ACE級別的飛行員在一起半工作半閒聊中,毫無保留地公開自己的空戰技。
在智慧的火花碰撞時,總會各種各樣的閃光點。
放置於辦公室內的各個物品都發揮出了重要的作用,白紙可以當場記錄下來,戰鬥機模型可以拿出來演練,白板上可以推演著各種飛行計算公式和戰術對比記錄,輕鬆隨意,毫無拘束的環境更加有利於三名校級飛行員肆意釋放著自己的戰術思想。
最終經過細緻周密的推理後,本期培訓班的教程被再次做了一番大的修改,形成新的一本修訂版本的空戰技密藉。
…………………………
第三更送上,!
第八百四十六節 … 飛天
耳邊傳來四具渦槳…6引擎製造的巨大轟鳴聲,為追求載重能力和機體強度,機艙的隔音效能不沒有民航客機那麼好,不過搭乘著一架藍白色運…8軍用運輸機飛往內陸的林默、陳軍中校和曹岳陽上校三人早已經習慣了,噴氣式引擎的噪聲比渦槳引擎的噪聲要更大的多。
在完成空戰技教程再一次修訂稿沒多久,人員到齊的教官組就要去成都領取教學專用的殲…10B戰鬥機,然後一人一架轉場開回衢州軍用機場。
牽涉到國家空中力量升級,具有重大意義的強化培訓班沒可能拿舶來品蘇…30當作教具,自然是土生土長,更符合中國人習慣設計的殲…10戰鬥機成為了最佳選擇,更有利於中國第三代半為主的主力空中武裝力量提升。
至於第四代主力戰鬥機,起碼還得再等上五到十年,才有能普及換裝給各支航空部隊。
待完成本屆培訓班後,這三架殲…10B戰鬥機順手轉給杭州筧橋軍用機場的強擊師,補下拖欠許久的訂單,前前後後一環扣一環,連其中的運輸和除錯成本都直接省了下來,恰好半個子兒的人民血汗錢都不浪費。
轉場飛行對於三名校級教官來說,等同於小兒科,毫無難度。
飛過去的運…8軍用運輸機在返航時正好可以帶著維修保養工具、各種消耗配件和技術工程師回航,跟著回來的三架殲…10順便一路護航。
看著林默再次穿著那一身黝黑色拉風至極的戰術鎧甲。再看看自己那一身洗得微微發白的抗荷服,陳軍中校沒來由的有一種想哭窮的感覺。
這人比人怎麼差距就這麼大,跟對方一比,自己彷彿就像站在富家貴公子身旁的窮叫花子一樣,寒磣得慌。
“林默,你這件抗荷服哪裡訂製的,能給個聯絡方法嗎?趕明兒我也去訂一套。真讓人眼熱得很啊。”
陳軍中校琢磨著對方這身行頭的成本,同時還估量著自己的小金庫,不知道能不能買得起一套穿出來也炫一炫。
曹岳陽上校也是一臉頗為心動的模樣。自己錢不夠,要不乾脆拉上級下單子,也搞上了幾套來。大家輪著穿吧。
戰鬥機飛行員的體型大多相仿,因此只要稍稍調整,抗荷服有時候也能互相借換著穿。
“哦,‘恆海戰防’,我這身陸航兩用戰術鎧甲就是他們提供的,多少錢我也不清楚,不過我可以給你們聯絡方式,你們自己問問看。”
“恆海戰防”在軍方系統內並不算高保密單位,航空專用戰術鎧甲遲早要推廣開來,林默也沒有打算保密的意思。說不定還能替恆海戰防拉一些訂單業務。
小規模量產的“龍衛”單兵戰術鎧甲已經為恆海戰爭防具製造廠賺取了豐厚的利潤,而林默身上這套“龍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