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8部分

與《1984》做比較,都是反對*,都是用恐怖手段進行反抗,區域性破壞便能改變政權,這是時下非常流行的理論,四年前,拉登同志曾經這樣做過。但《V》片到底是不是這樣呢?

從整體看,《V》的橋段十分明顯,英雄救美,電視臺奇遇,暗殺事件,真相揭露與女主人公的昇華,結局V同志的獻身!其實,從一個商業片角度來說,英雄救美是類似於蜘蛛俠的城市英雄片,然後電視臺奇遇則成為反恐片,暗殺事件無疑是懸念偵破片,女主人昇華又似傳記片,至於結局V同志的獻身是放之各種型別片皆準的手段。雖然片種似乎在變化,但每一種變化都沒有跳出正經的商業片範疇,於是,可以肯定地說,這是一部多元素的商業大片。但許多人並不這麼看,原因是片中過多的符號學!

也不知道為什麼,最近的電影與符號幹上了,最有名的莫過於《達芬奇密碼》。下面什麼是符號有一個很簡單的解釋,那就是以前曾出現過的簡短的文字或圖案,經過了變形,現代人要找出以前的真實含義。換句話說,所謂解碼就是一種記憶,回憶一下這些碼曾經的含義。本片也是,符號多得不勝列舉。“V”字已經討論過了,*的沙特勒明顯是“希特勒”的變形,V從火中站起,女主人公艾微從水中站起,代表著一種傳承,片尾無數V面具者象徵著人民的覺醒……

好了,諸如此類的符號還有很多,服飾,場景等等,強大的視覺衝擊力就是導演的宣言,明擺了告訴你,別把此片簡單地當作一部商業片來看。看來當個觀眾也不是容易的,於是,我們開始重新審視V所做的一切。第一印象,V是一個恐怖分子,靠,炸樓若不是恐怖分子,我都要抽自己耳光了。但V為什麼要成為恐怖分子?因為他要復仇。對不起,關於影片中暗示的反對*恕我眼濁,除了那些符號以外,我真沒有看出多少來。於是,產生了一種不協調。

故事實際上更象是一個恐怖分子復仇的故事,但影片中的各種符號,加上某些臺詞及女主人的覺醒則標明這是一個反*的電影。兩者之間是有距離的,明眼人誰都能看出來。於是,我如好事者一般開始尋找V思想產生的動機。那個可怕的實驗當然可以為其復仇找到充分的理由,我想沒有人懷疑。但沙特勒是否*,我則抱有疑問?在電影《1984》中,我們可以看到人們不能自由言論,一種白色恐怕是心靈上的,但《V》片顯然沒有做到這一點,片中的群眾似乎還是可以說話的,僅靠一些符號似的東西來渲染*統治顯然不夠。於是,我這個有考古癖的人繼續尋覓下去。

為了增加關於*的感覺,片中的確設立了兩個情節,第一是主持人反諷沙特勒無能被抓了起來,第二個是牢房中遺書主人的故事。但不可否認,這兩個人的故事都過於個體,換句話說,他們並不能烘托出白色恐怖的氣氛。而作為*者沙特勒我所能看到的只是沒完沒了地在電視螢幕上講話,沒有一絲強權的派頭。其實,作為個體當然能表現出一種白色恐怖來,最有名的例子便是庫布里克的《發條橙》,當亞歷克斯被改造屈服後,那才是一種恐懼,是從心底迸發出的恐怖。沒有相應的恐怖的*氣氛作為對立面,V的無政府主義當然就顯得蒼白無力了。於是,我只能認為他是一個極端的個人主義者。顯然,這種理解與導演的初衷是背道而馳了。所以本片也只能淪為相應的普通的一般商業片,當然它還是比較好看的,雖然有些地方一如沃卓兄弟(姐弟)的敘事不連貫的毛病。

導演的初衷這就涉及到第二個問題,即沃卓兄弟(姐弟)是如何拍電影的。這兩個人最有名的作品當然是駭客三部曲。除了炫目的場景及動作以外,人們津津樂道的依然是他們的理論。講道理是這兩位導演一直做的事情,換句話說,他們拍片之初就是打算把問題複雜化。於是,我聽了不少朋友說沒有看懂《駭客帝國》。在純粹的商業片中講一種形而上的東西是一件十分冒險的事情,所以這兩位的作為非常值得尊敬。其實,他們的成名之作是一部小片子,叫《大膽地愛小心地偷》。這部片子情節連貫,故事奇特,是至今為止我認為兩位拍得最成功的作品,當然這與票房無關。

拿這三部片子做比較,我們可以發現,兩兄弟所要表達的理論很簡單,即你不是你,你能突破你自己。《大》片中,情婦的突破是超常規的,包裹了同性戀的外衣。《駭》當然走得更遠,在尋找真實的自己,自己才是主宰。與《駭》一脈相承,《V》是突破*。

雖然我很尊敬兩位導演,但我還是有個疑問,即這樣的商業片能否順利進行下去,至少在我看來,在故事與理論結合方面,沃卓斯基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