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斷提醒自己,你希望獲得何種經歷(你希望有何感覺)。不要對自己設限,讓你的頭腦處在它能夠想象的最佳狀態。
2.想象自己正感受這種經歷,使它成為你身體所熟悉的感覺(這是極佳的冥思練習)。我們對獲得我們渴望的事物會有何感覺經常毫無概念。因此,等心想事成或接近目標時,身體反而會變得很不舒服,讓我們覺得似乎有什麼不對勁。
3.我們想得到某樣東西,同時又害怕擁有它,這似乎是人類的天性。你需要面對和擺脫這種恐懼。這也是寫日誌的絕佳機會。把你害怕什麼、覺得可能會發生什麼情況;如果這種情況發生了,你可能會有何感覺,可能會如何反應;還有你想得出來的任何會讓你害怕的事物,全部寫下來。在這項練習的最後寫下:“我並不想選擇擁有這種經歷,我選擇……(寫下你想要的東西)。”
另一個面對和擺脫恐懼的絕好練習,叫做椅子練習。將兩把椅子面對面地擺在一起。你坐在一張椅子上,想象你希望交談的物件就坐在對面,或是把這個人的名字寫在紙上,再將紙片面朝上,放在另一張椅子上。你也可以想象,坐在另一張椅子上的是你的引導天使、你最好的朋友、你的牧師或任何你認識的人。跟這個人談論你的恐懼,把你想到的一切都講出來。等講完後,再去請求對方的指引。
4.檢討你對真實自我的看法。詢問自己:我是誰?我對自己有什麼樣的信念?我如何支援這些信念?以我對自己的瞭解,什麼能讓我感到快樂?什麼會讓我感到不快樂?把你對這些問題所想到的答案寫下來。
情感關係中的絕大多數挑戰,都出現在我們忘記自己的目標、忘記我們以前學到的功課之時,出現在我們生活於恐懼中,或做出潛意識裡知道徒勞無功的事情時。
遵照自己的品格標準去生活
由於母親在我兩歲時去世,所以我潛意識裡認為,我所愛的人都會離開我。在我的情感關係中,這種微妙的心態讓我很害怕去做承諾。當然,我並未意識到是這種心態在作祟。我總覺得人們離我而去是因為我自己有什麼不對,或者其他人——那些男人太卑鄙。我的腦子裡不斷在交戰,一部分的我希望維持情感關係,另一部分的我卻害怕擁有這種親密關係。想要維繫情感關係的那部分自我,對總是在搗蛋、破壞情感關係的另一部分自我非常氣惱。期待人們離我而去的那部分自我,很怕敞開自己。這種交戰使我喜怒無常——有時我會非常熱情、體貼、充滿愛意,但突然之間卻變成潑婦。我會在希望人們離開及留下之間,搖擺不定。最後,我的每個伴侶都罵我虛偽,一走了之。許多住在愛之屋一樓的人,都必須經歷內心的衝突,即一方面渴望感情,另一方面又因腦子裡所想出來的種種理由,相信自己不能或沒有資格擁有有承諾的情感關係。這很近似於相信自己不配得到愛。愛是一種靈魂的吸引、一份靈魂的契約。被我們吸引的人,在靈魂層面深愛著我們,因此他們簽署了一份契約,一種不形諸文字的潛意識契約,要用他們的一部分生命與我們的生命結合,敦促著我們也如法炮製。
在一樓,你開始建立與情感關係緊密相連的正直品質。你開始發展情感的界限。你必須開始弄清楚,你願意和不願意做什麼;你要怎樣召喚人們出現在你的生活中,並參與你的生活;你願意暴露出多少自己;你是否會信守你對自己所做的承諾。如果你參與了別人的隱藏或逃避行為,你就不是在正直地行事,而是根據不負責任的意識行事。如果你知道有人正在吸毒,卻三緘其口,你便是參與了他們的自我毀滅。你必須明白,他們的作為對你所造成的影響,以及自己所遭受的風險。一旦發現自己身處有損我們的正直的情境中時,我們必須學會如何在一定的距離之外愛那個人,直到他重新振作起來。
有時你會陷入不知如何擺脫的情況。你不想辦法脫身,就這樣拖著,讓問題化膿到潰爛!如果你不是非常愛自己,不願遵照自己的品格標準去生活,便很難去愛別人。你可能需要他們或想要他們,但你的作為充其量不過是追求互相倚賴的關係;你最有可能捲入需要的交換,而這種交換難以持久或有效果。
在混沌期,當東西發黴、腐爛、散架時,你可能非常生氣。如果你是這個樣子,你必須承擔一點責任,再加上一點真實,就會度過這段黑暗期。為了讓你充分了解住在一樓的生活本質,以及你在自我發展層次上必須使用的清潔劑的功效,讓我們再檢查另外一個細節。
另一個典型的一樓故事
典型的愛之屋一樓的故事是:幫助某人渡過難關,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