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之事。
按照眾人的建議,此地開採黃金,雖然責任重大,而且極其艱困。
但是,只要行事小心,也未必會被魔教看破行臧。
因此,如果再逗留在此處,自然是浪費時間和人力。
故此眾人意見統一,當即決定此地開採黃金之事,安排給一個jīng明幹練之極的小頭目。
讓他作為此地的總排程,負責監督開採黃金,並協調運輸等事宜。。。
………【第六百一十一章 兵分兩路】………
然後,其他燕子塢的精英,立即前往渤泥島,邀請袁承志等前輩高手,加入燕子塢,共抗魔教大舉。
然而,前往渤泥島,便必須行走海陸。
而遠航至渤泥島,又必須要有船隻可用。
因此,為了節省時間,慕容復等人,決定兵分二路。
一路前去福建沿海之地,尋覓高大堅固的船隻,準備入海遠航。
而另外一路,便是慕容復和狄雲諸人,乘著其他人尋覓船隻之時,乘機潛入少林寺中,與慕容追憶等人相見。
眾人雖然知道此時南少林之外,隱藏了大量的魔教高手,正在四周潛伏。
但是慕容復等五人,仗著自己藝高膽大,倒也並未在意。
更何況,眾人準備喬裝為香客敬香,自然更存有幾分僥倖之心。
如此行事,眾人知道也有幾分行險。但是慕容復思子心切,自然也顧不上這許多了。
故此,當眾人來到福建境內,便兵分兩路,各行其是起來。
而負責另一路尋找船隻之人,卻是由燕子塢內的三十六個死士去完成。
原來,慕容復當日從燕子塢出來之時,便精挑細選了三十六位死士,作為隨行的護衛。
因此,從天寧寺出來之後,這些死士便隨同慕容復一起,前往福建而去。
除了這些人,另外還有幾百名高手,乃是從紅花會和明教之中,精挑細選而出,精通航海和水性的教眾。
這些人雖然武功不高,但是一旦到了海中,便猶如龍如大海一般,遠比常人了得不少。
因此,慕容復率人進入少林寺之後,便派這群人,前去沿海之邊,尋找大船備用。
而且,這樣一來,也有一個好處,那邊是避免大隊人馬一起進入南少林,免得引起魔教關注。
原以為,這樣安排,實可謂萬無一失。
哪知天不隨人願,眾人入谷之後,居然迎面撞見包通天負責看守的這一方向的人馬。
要知道,在燕子塢發展的十年之中,魔教與慕容復、狄雲和李西華諸人,大戰經歷過無數次之多。
莫說眾人喬裝為香客,哪怕是改頭換面,這幾人的身形樣貌,也絕瞞不過這些魔教爪牙。
當下有人便直接通知包通天和唐清風二人,二人大喜過望,當即便準備殺下圈套,將慕容復諸人開個甕中捉鱉。
幸好慕容復機警,他也發覺情況有異。好像魔教教眾,暗地裡在自己五人的周圍,增加了不少力量。
準備等各路高手匯聚之時,一舉將自己五人秒殺。
十年指揮燕子塢群雄,慕容複比之當年,顯然更加足智多謀。
而且其成穩果斷,更加得到了空前的提高。
因此,他發覺苗頭不對,立即下令五人,立即全速衝刺,向南少林沖去。
文泰來等人,知他足智多謀,向來以他馬首是瞻。
此時見他下令,自然不在掩藏行跡,當即全力施展輕功,朝著少林寺衝擊。
果然,他們剛一啟動,魔教潛伏在暗中的高手,也全部合圍上來。
原來,包通天與慕容復交手數年,也已經極為了解慕容復。
知道他此舉,必然已經看破自己的行藏。正在調派各路高手,準備給慕容復致命一擊。
所以,包通天顧不上等冷若蘭等人前來,便當即上前攔截,準備將慕容復截留於此。
哪知慕容復洪福齊天,居然一直熬到南少林適時增援之後,居然有驚無險地闖過了這一必死之關。(未完待續。。)
………【第六百一十二章 武林盟主】………
() 雖則有驚無險,但也讓人心有餘悸。
慕容復如此行險而行,實是犯了兵家大忌。
縱然僥倖倖免於難,但是慕容復等五人,卻是各自不同地受了一些內外之傷。
因此,回想方才經過,慕容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