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60部分

三太太是女人;想的仔細些;對丈夫感概道:“送玉姐東西不算什麼;瑞哥做哥哥的;與堂妹禮尚往來是應有的;難得是這份貼心……大伯與大嫂好眼光;瑞哥確實當得了長子……”

沈瑞一口氣散了五十兩金子出去;也是心疼。原本除了給玉姐定個分量十足的項圈之外;剩下打算給冬喜、柳芽一人一本做嫁妝本。

大明朝雖在服制上有要求;金玉飾品非誥命不得佩戴;可從成化帝寵愛萬貴妃;宮中崇尚奢靡開始;上行下效;民間奢華之風也漸始。

別說是仕宦人家女眷;金玉上頭佩戴不再嚴遵律法;就是庶民商賈之家;披金戴銀也是常事。

不過沈瑞讓冬喜、柳芽置辦金飾;更多的是看重的金子的保值。

沒想到冬喜做主買了那麼送禮的飾品;她與柳芽兩個每人就挑了二兩重的東西。

一兩金兌十三兩銀子;這算下來每人是二十六兩銀子;加上每人一套五、六兩重的銀首飾;每人也不過是三十兩銀子的東西。

冬喜jīng心服侍了他一年多;嫁的又是長壽;兩人都是孤兒;連個親人都沒有;沈瑞如此會小氣?柳芽又坡腳;以後說親時如何能不被嫌棄?

只是冬喜曉得規矩;不貪心;沈瑞便也不再讓她自己張羅。只是心裡打定主意;等到冬喜成親時;再私下貼補她與長壽兩個。

冬喜與長壽兩個不管是之前;還是以後;都是他得用心腹。

除夕一過;就是正月。

除了沈家的姻親族人之外;官場上的人情往來;比去年更盛一籌。

沈瑞作為大老爺嗣子;沈家名正言順的公子;也是片刻不得閒。或是在家招待親友;或是隨大老爺出門應酬;偶爾還要奉徐氏出行。

又長了一歲;沈瑞已經十四歲;身量已經五尺三寸;儼然翩翩少年。

不少人打聽沈瑞的親事;待曉得他年前訂了楊大學士家的長女;都是嘆惋不已。

誰不知曉沈家早年千里良田一根米啊;去年沈珞落馬夭折的訊息;也不是秘密。如今沈家則了嗣子;沈大老爺高升;沈族子弟成才者眾;一番繁華景象

有心與沈家結親的人家;就不是一家兩家。

四哥才過百rì;當然不會有人問詢;打聽的就是小二房嗣子沈珏與庶女玉姐。

沈珏入嗣二房後;雖在京待了大半年;不過因隨著三老爺讀書;鮮少出去應酬;見過沈珏的並不多。

倒是玉姐;年前年後跟在徐氏身邊;經常出門。

加上她雖是庶出;可到底是四品官之女;尚書的親侄女;就也有不少太太為自家庶子小輩打聽玉姐。

徐氏也透過話去;給侄女擇人家;不挑門第;要對方不挑嫡庶的;還需是讀書人家的子弟。

這也是心疼玉姐;要是隻為門當戶對;選個二品、三品大員家的庶子、庶孫;極為容易;可是庶媳婦難做;上面兩重婆婆;也難得家族助力;反而需做牛做馬為嫡出兄弟做臂助。

那種家中庶能壓嫡的人家;即便來提親;徐氏也不敢將侄女嫁進去。

至於讀書人家子弟;那也是為了沈家以後能多一門姻親;沈瑞、沈珏兄弟以後多份助力。

那些太太也知趣;將閉口不再提庶子;只提侄兒外甥之類。

只是除了商戶人家;又有幾個不重嫡庶的?提出的幾個人選;多是旁枝或是依附親戚的落魄戶;想要迎娶玉姐;為的還是尚書府的權勢與玉姐的嫁妝。

這樣的人選;徐氏如何會考慮?

雖說玉姐才十三歲;還有兩年及笄;親事並不急;可這試探之下;徐氏心中還是有些懊惱。

她也是知天命的年紀;年前年後又cāo勞頗多;又在玉姐的親事上受了憋悶;情緒就有些怏怏。

大老爺見狀;便道:“實是不行就給二弟去信;將玉姐記在喬氏名下……沈家這一代就這一個女孩兒;又是個孝順懂事的;親事上總不能含糊……”

徐氏嘆氣道:“我之前也想過如此;可那不過是自欺欺人罷了……等到結親的時候;能糊弄得了誰去?真要挑嫡庶的人家;記名也無用。”

大老爺想了想;道:“實在不行;就從寒門舉人中擇婿;當年太爺為三妹就是這樣擇女婿……”

徐氏搖頭道:“這世上像楊姑父這樣念舊情的人有幾個?再說;楊家當年只是家道中落;並非全無根基……”

玉姐落地十三年;嫡母過問的時候少;反而是徐氏這個大伯孃過問的時候多。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