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名武士組成的大軍遠征,負責後勤軍需補給的非戰鬥人員有兩、三萬,來往中總是住在撒冷城中的人員也超過了一萬,也給這座新興的城邦帶來了繁榮與發展的機會。
另一方面,伊索的新政也使撒冷城很有號召力,吸引了大陸各地的人們投奔這座城邦。他們來到這裡開創自己的家園,從一無所有中憑藉雙手去創造夢想。如此得到的東西是最值得珍視的,因此在城邦與家園受到威脅的時候,也能鼓起最強大的鬥志。撒冷城邦在這一段時間雖然與北部的恩里爾城邦小規模的摩擦不斷,但是得到了建立以來最快速的發展。
阿努軍團在都克平原中南下六百里,在內陸湖北岸向東進攻尤西爾建立的馬爾都克城,但戰事進展並不順利,因為巴倫王國也調集了精銳力量渡過幼底河迎戰。王國精銳巴倫軍團、西部邊境的基什軍團、烏魯克軍團都開赴了前線。
烏魯克軍團的軍團長已經不是吉爾伽美什,戰鬥力也不如恩啟都在世時那麼強大,但仍然是一支不可忽視的力量,巴倫國王漢莫拉比二世這是要和哈梯死磕啊!
哈梯國王亞設的戰略是兩路夾擊,除了從都克平原南下的阿努軍團之外,另一支精銳恩里爾軍團也從敘亞城邦出發,沿內陸湖南岸向東進攻巴倫的基什城邦。如果能夠攻佔基什城邦在幼底河以西的土地,都克平原中的馬爾都克城就會被切斷後援,陷入兩路大軍的前後圍堵之中。
馬爾都克城的城主尤西爾知道情況不妙,接到戰報之後,立即派使者給與他有過私下合作的梅丹佐送信,表示願意和撒冷城結盟,提供戰略物資共同對抗北部的恩里爾城,只要撒冷城關閉黑火沼澤的商道不與哈梯王國合作。梅丹佐拿著這封信苦笑了半天,只回了一句話——“你早幹嘛去了?”
結盟雖然沒有談成,但尤西爾接著也鬆了一口氣,因為巴倫王國的巴倫軍團趕到了馬爾都克城。同時另外兩支軍團也渡過幼底河集結在基什城邦的邊境,迎擊前來進犯的恩里爾軍團。哈梯處於攻勢,巴倫處於守勢,這場戰爭斷斷續續打了一年多,哈梯的軍隊雖佔上風,但始終沒有取得決定性的勝利。
巴倫王國是舉國而戰,戰場總指揮就是在國內聲望正隆的馮鈕王子。這場戰爭明眼人都能看出來是吃力不討好,如果打輸了則會丟失馬爾都克城以及基什城邦在幼底河以西的土地,如果打贏了也佔不了哈梯王國什麼便宜,最多是消滅對方的軍隊而已。
但是馮鈕王子不來也得來,上次的戰爭就發生在這一帶,讓他獲得了萬眾敬仰的聲名,同時也把他架到這個位置上,巴倫滿朝大臣都毫不猶豫的推舉他為戰場總指揮。
馮鈕王子也算是很有才幹,他提拔了出身阿卡德鎮一位小小的鎮長帝奇·周為總軍需官,守土之戰打的雖然艱苦但也沒有退敗。這個局面或也在亞設國王的預料之中,阿努軍團雖然沒有攻下馬爾都克城,恩里爾的軍團也沒有將巴倫軍隊趕到幼底河東岸,但是他們卻合作完成了另一個任務。
兩個軍團在內陸湖的南北兩岸修建了碼頭,打造船隻開通了水運航道可以互相呼應。而阿努軍團在內陸湖北岸的荒原中開發了一片沃土,先是作為後方大軍安營所在,然後作為前進基地的物資囤積場所,規模從村落髮展成市鎮,再從市鎮發展成城邦。
前方與馬爾都克城膠著作戰,後方源源不斷的派人員開墾荒原建造城邦,用了近兩年時間已經初具規模。這個城邦的名字叫做美索城,都克平原有的是地方可以開發,這片千里沃土能容納的也遠不止目前這幾個城邦。
亞設國王的遠征計劃本來就是兩手準備,一方面是遏制巴倫王國的擴張,能將它擊退則更好,另一方面也是趁機佔據都克平原,開闢新的疆域。阿蒙早已預料到這一點,但以撒冷城當時的處境也阻止不了哈梯王國這麼做,只能合作互利了。
這場戰爭打到一年多以後,雙方都有些意興闌珊了,馮鈕王子率領大軍抵抗的很頑強,死磕的話對兩國而言都是得不償失,而哈梯王國已經實現了戰略目標,在都克平原中站穩腳跟建立了城邦。
美素城邦所控制的地區大部分在都克平原中,小部分是在內陸湖南岸的草原上,這兩片疆土透過渡口可互相往來。恩里爾軍團除了留守渡口的一部分軍隊,其餘大部分已經渡過內陸湖與阿努軍團匯合。他們雖然與巴倫王國之間仍處於交戰狀態,但大規模的攻擊作戰越來越少,局面漸漸穩定下來,形成了一種新的平衡態勢。
由於城邦的建立和內陸湖航道的打通,哈梯遠征軍的後勤壓力也越來越小了。如果形勢繼續發展下去,可能只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