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部分

麥秋突然想起前世小時候過年時,自己和堂姐總喜歡在吃飯前,趁大人不注意,把雞腿挑出來,放在開飯時方便搶的位置。那時比較窮,很多東西不能常吃,因此顯得格外金貴。後來生活水平提高,大家也就不稀罕過年的那頓,或許,這也是年味兒越來越淡的原因之一吧。

午飯吃了很長時間,其實主要是那些爺們在喝酒,麥秋和堂姐早早便離開飯桌,一人拿著一小碟甜點,跑出去看堂弟放炮仗。小爆竹是從鞭炮中扯下來的,很簡單的東西,卻能讓堂弟玩得不亦樂乎。

年夜飯則顯得比午飯簡單多了,主要是餃子和年糕綠豆沙。吃完飯後,大家便圍在電視機前,一邊嗑瓜子、剝花生,一邊看春節晚會。那時的晚會很有看頭,雖然對美聲不怎麼感冒,小品卻十分經典。

即使這樣,麥秋還是看得暈暈乎乎,最終敗下陣來,睡得如死豬般香甜,連凌晨噼裡啪啦的鞭炮聲都沒能把她驚醒。守歲之夜,就被麥秋這樣稀裡糊塗地睡過去了。

大年初一,往往是小孩子最開心的時刻,給長輩們拜年,接著便能拿到壓歲錢。但此時卻讓麥秋無比糾結,因為拿紅包之前有個非常關鍵的程式:磕頭???迂腐,真夠迂腐的!麥秋在心中憤憤不平,最終還是對著爺爺奶奶象徵性地行個大禮。沒辦法,入鄉隨俗唄。

反觀麥秋的堂弟,倒是磕得不亦樂乎,不管三七二十一,看到大人就往人家面前撲通一跪,“嘣”地一個響頭,再抬起臉巴巴地瞅著,直到拿到紅包後才笑逐顏開,甚至連路人都不放過,麥秋無語:娃,乃是練鐵頭功的麼,都不覺得頭暈?

接下來的好幾天,麥秋都在走親訪友中度過,三姑六婆的一堆,看著就覺得頭昏腦脹。不過最終算是滿載紅包而歸,讓麥秋樂呵了許久:咱現在也是款爺了哈!

春節的餘熱還未散盡,元宵節卻很快來到,家家都忙著打豆麵,蒸龍燈。根據習俗,龍燈要蒸兩個,一個錢龍,一個倉龍,寓意財源滾滾,風調雨順,農作物大豐收。除了龍燈,還有圓圓的小燈窩。

麥秋最喜歡丁寧做出來的,小巧玲瓏,裡面插根火柴,再倒上香油點燃,可以燃很久。到了傍晚,村裡的孩子一人手上捧著一個小燈窩,這便是舊時的花燈,等香油燃盡,再湊上去咬一口,滿嘴都是濃郁的豆香味兒,讓人回味無窮。

既然是元宵節,晚飯當然就是元宵,大多是芝麻、花生、桂花餡兒的。吃完晚飯,一大家子結伴去街上觀燈展、看煙花,活動多多,總之熱鬧非凡。

麥秋窩在麥子傑懷裡,仰頭看向天空綻開的禮花,眼裡全是亮亮的碎片,盡情享受在老家的最後一夜。

正月十六的早晨,當大多數人還沉浸在睡夢中時,麥子傑一家已經坐上返程的火車。火車開啟前夕,麥秋透過車窗向等在站臺上的親人們揮手告別:不管曾經如何,至少現在,感謝你們給我留下最美的回憶。

☆、謝明偉

生活依舊平靜地進行,麥秋在班中混的是如魚得水,不被忽略,更不被重視,日子過得格外逍遙。

但這種平靜最終被打破,而“罪魁禍首”,便是麥秋最好的朋友——周曉楠。

話說那是五月中旬,學校開始準備六一兒童節的慶祝活動,要求每個班出一個節目,由於部隊一些領導到時去會,因此比較受重視。

接到通知後,王老師考慮很久,最終決定編排一個舞蹈,同時將確定人選這件事交給周曉楠來完成。

這個舞蹈需要選出十五個女生和五個男生,而周曉楠在第一時間便想到麥秋,在她認為,麥秋一定也很想上臺演出,好東西要和朋友共同分享,既然她現在有這個權利,謀私下也沒什麼。於是,周曉楠便自作主張地寫上麥秋的名字,準備給她個驚喜。

因此,當王老師宣佈排練的名單時,一直被矇在鼓裡的麥秋詫異極了,怎麼也想不通如此低調的自己是如何被盯上的,得知周曉楠是人選負責人時麥秋才恍然大悟,再想反悔也來不及了。

周曉楠本來挺有成就感,幻想麥秋感激涕零的表情,但等她真的轉過臉時,看到的卻是麥秋目露兇光,恨不得咬她一口的樣子。周曉楠縮縮脖子,呃???貌似她做了件錯事額。

麥秋深呼吸幾下,穩定好情緒,問周曉楠:“我們要表演什麼?”

既然已成事實,只能試著淡定地接受啊!

“呃???集體舞——中國娃。”

“就是歌詞裡有小蔥拌豆腐的那個?”聲音明顯有些尖銳了。

“嗯???就是那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