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戰爭是由日本挑起的戰爭,中國政府借這次戰爭,果斷的將國家經濟全面轉入了戰時體制,並且全國實行戰時化管理。透過這一手段,中國政府徹底的清除了國家經濟中無用甚至是起到阻礙作用的部分,而且也透過軍事化管制以及能源集團的配合,很好的解決了官吏的問題。在解決了這兩個問題後,中國已經為戰後的經濟發展打下了最好的基礎。
第二次太平洋戰爭後,中國利用控制了日本,印尼,馬來西亞(部分),朝鮮,那加蘭共和國(印度分裂出來的獨立國家),泰米爾民族共和國(同前),等國的經濟,以及與全世界猶太人的良好關係,中國進行了全國經濟大改革。
首先,是經濟結構上的改革。中國為了更好的發展,已經將國內的大量會產生汙染,已經勞動力密集,而生產效率低下的產業都遷到了那些本中國控制了國民經濟的國家,特別是控制了日本後,日本的重建已經大量的高素質人員為中國經濟的發展做出了不小的貢獻。中國的經濟結構已經轉向為高科技含量,高技術含量的新型化工業,農業也藉助東南亞與印度地區的供給,解決了農業人口過大的缺點,而透過對外(主要是向中亞已經印度分裂出來的國家,東南亞,朝鮮等國家提供高素質的勞動力,以幫助這些國家發展經濟,已經更進一步的控制這些國家的經濟系統,為中國這個大工廠提供原料與市場,從而幫助中國發展經濟)輸出勞動力,解決了因為農村人口轉向為城市人口所帶來的困難,根據2032年的統計,中國在這八年間一共向外輸出了高達5000萬的勞動力,這不能不說是個奇蹟。但是中國並沒放鬆自己手中的力量,首先是重要的工業生產都集中在了國內,比如關係到戰略資源的鋼鐵,合成材料,加工,電子,資訊,航天,生物醫學等方面都是以國內生產為主,而周邊的附屬國提供原材料。在農業方面,大量被束縛在土地上的勞動力進了城市,這就讓中國可以大規模的實行機械化生產,在能源集團新的生物科技的推動下,中國的糧食生產不僅沒有降低,還得到了提高,完全可以滿足自身的需要,並且用取得的農業科技幫助廣大的非洲國家擺脫了饑荒,當然為此李從可是損失了不少的,不過這為中國拉攏友好國家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經濟結構的成功調整,使中國完成了從發展中國家到發達國家的過度,這是中國向外推廣自己的意識形態最好的宣傳品。
經濟結構已經做了調整,那麼國家的金融體系也將進行適應xìng的變化,而這正是中國影響世界的重點。從2015年開始,中國就開始實行人民幣本位的做法,中國對外的一切貿易交易,必須用人民幣進行交易,這大大提高了人民幣的價值以及在世界金融中的地位。
2032年,中國再次提升人民幣的面值,由於透過戰勝日本,取得了日本大量的外匯,並且得到了全世界猶太人的支援(從第五次中東戰爭以後,猶太人就全力支援中國,因為他們認識到,中國是他們最可靠的夥伴,而猶太人有恩必報這種行為是相當的悠久的)。中國一次xìng將人民幣的面值提高到了與美圓等價的地步,這相當於是將中國的國民經濟提升了三倍,當然,這只是理論上的。由於中國已經不再靠廉價的勞動力來吸引世界的投資,也不再靠國外投資作為經濟發展的主動力。所以人民幣的升值並沒對中國的經濟造成多大的危害,反而提高了中國在世界經濟中的地位。從2022年中國國民生產總值達到19萬億人民幣後,中國的經濟勢力已經躍居世界第一。現在中國是靠自己的市場,已及對所控制的廣大地區的投資來拉動國家的發展,而國內的經濟發展投資也在穩步進行。歐洲的閒餘資金要找到出路,那最好的地方就是正在大力發展的日本與朝鮮等中國控制下的國家,而這些國家的經濟發展又為中國的產品創造了市場,所以對中國的幫助是相當巨大的。在金融中心的建設方面,中國人透過數十年的努力,建立了兩是世界級的金融中心:上海與廣州。上海的建設是由來以久的,而廣州是中國只花了10年的時間就完成了從商業化大都市到世界金融中心的改造過程,世界無不驚歎中國政府的強有力,當然,羨慕的更佔多數。
透過各種努力,中國的經濟實力已經雄居世界首位,但是中國人發展經濟的路還很遙遠。首先,中國的人口增長在2020年達到了頂峰的16億,而開始出現負增長。16億的龐大人口給中國造成了巨大的負擔,其人均國民生產值只有美國的1/6,歐洲的1/3。這不能不是說是巨大的差距,所以中國的經濟發展還有很大的空間,但是挑戰更大。人口雖然停止了增長,但是人口老化所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