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太平軍的偏師,動用兵馬數十萬,耗費錢糧軍餉以百萬兩紋銀計,卻始終無法集中力量給太平軍沉重一擊,反倒讓太平軍的各路偏師見縫插針,不斷在清軍力量薄弱處取得突破,牽制了清軍的更多有生力量,滿清朝廷徹底鎮壓太平軍起義自然也就變得更加遙遙無期。
在這樣的背景下,蘇州太平軍能夠繼續得到增援的可能性自然是微乎其微,而楊秀清只要在戰略層面目光長遠一些,最理想的選擇也應該是儘量避免繼續擴大蘇南戰場的戰事規模,把寶貴的有生力量用於其他更有把握的戰場,先消滅一兩支清軍偏師,騰出兵力再去對付其他清軍偏師,繼而逐步佔據整體上風。
很可惜,燒炭工人出身的楊秀清雖然天資聰穎,卻始終受限於沒有接受過良好教育,在戰略眼光很有一些問題,收到了上海得而復失的訊息後,楊秀清在大怒之餘不但沒想到縮小蘇南戰事的規模,儘量避免與難纏對手吳超越的直接衝突,相反還命令孤懸在蘇州無錫的曾立昌、謝長沙等人全力擴軍備戰,一有機會就反攻上海找吳超越報仇。同時再次給曾立昌等人派遣援軍的打算,也已經出現在了楊秀清的腦海之中。
與之相反,向榮在這點上倒是頗有頭腦,收復上海後不但沒有急著讓許乃釗與和春率領清軍回援江寧,相反還要求兩江總督怡良也帶著常州清軍東進增援許乃釗等人,準備先幹掉孤懸在蘇南戰場的曾立昌和謝長沙,讓怡良、許乃釗、和春與吳超越四支清軍徹底騰出手來後顧無憂,然後再去江寧給向榮幫忙。
除此之外,向榮甚至還一度考慮過讓琦善也率軍南下增援蘇無戰場,雖然因為害怕鎮江太平軍乘勢反撲而作罷,但是這點也足以證明向榮在蘇南戰場的戰略選擇上比楊秀清更高明,看得更透徹。
很可惜,向榮看得雖然透徹,奈何執行命令的人卻是陽奉陰違,告發過琦善的兩江總督怡良手中力量既是有限,又不想跑到寧鎮戰場上去受向榮和琦善兩個欽差的鳥氣,對反攻蘇州無錫並不熱心。早就在江寧城外受夠向榮鳥氣的許乃釗與和春同樣如此,仗著手裡已有克復上海大功,盤算著就算半年打不下蘇州也有一年多拿不下江寧的向榮在前面頂著,同樣不想急著奪回蘇州又給向榮名正言順抽調自軍的機會。所以向榮的命令分別送到了常州和上海後,怡良和許乃釗連象徵性的出兵敷衍都懶得敷衍,始終都是按兵不動,在崑山重新站穩了腳跟的和春也乘機賴在崑山城裡不再動彈——友軍不來幫忙,咱們和軍門能有什麼辦法?
惟有吳超越是真的動了腦筋盤算如何克復蘇州,雖然手中力量不足,但吳超越也還有一個指望,那就是情人小三週秀英也許有可能說服曾立昌出兵常州,調虎離山為自己創造機會。為此,吳超越還派出了大量的細作眼線嚴密監視蘇州太平軍的一舉一動,盼的就是曾立昌趕緊出兵西進,去找兵微將寡的怡良麻煩。
奇蹟出現,與周秀英第二次苟合的十天後,蘇州那邊果然傳來好訊息,說是周立春已經帶著直系軍隊向無錫轉移,雖然吳軍細作並沒有發現太平軍有向常州用兵的可能,但吳超越一眼看出這很可能是太平軍的暗渡陳倉之計,周秀英也很可能已經說服了曾立昌準備向常州下手——怡良那邊可是一直在陽湖一帶與謝長沙相安無事,太平軍除了準備對常州下手,沒有任何理由增強無錫的兵力!
猜到了這一點,吳超越當然是馬上加強了戰備工作,以便隨時出兵去攻打蘇州,同時又採納周騰虎的建議,以防範太平軍順吳凇江東進為名,提前派遣了兩個營的兵力進駐蘇州府邊緣的白鶴港,搶先佈局以便爭取先機。
整兵備戰忙得不亦樂乎的時候,又一個喜訊突然傳來,吳超越大名鼎鼎的老鄉容閎在耶魯大學畢業後,終於取道香港來到了上海。吳超越聞報大喜,趕緊帶著趙烈文和黃勝跑到了碼頭上迎接容閎,還一見面就給了容閎一個熊抱,激動的用家鄉話說道:“容兄,純甫兄,咱們終於又見面了,還記得我不?七年前你去美國讀書的時候,我爺爺帶著我去碼頭給你送過行,那時我才十二歲。”
“記得,記得。”容閎笑容滿面的回抱吳超越,用家鄉話說道:“那時候你還問過我,什麼時候再回來?但我那時候是說什麼都沒有想到,等我七年後回國的時候,超越你不但已經是名滿天下,就連美國國內的報紙都已經報道了你的名字和事蹟,誇獎你是唯一真正懂西方的清國人。”
“還已經是朝廷的三品大員。”
容閎的身邊站出了一個三十多歲的中年男子,微笑著插嘴說道:“不到二十歲的三品按察使,大清幾百年了,這麼年輕有為的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