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97部分

個悲劇讓所有人都記住了這個大海難裡的那個小小的愛情故事。也正是這樣一個美好甜蜜的愛情故事被海難所摧毀,才讓每個觀眾心中才能對當時的海難感同身受。沒有人會再懷疑週末票房冠軍的歸屬,因為已經勝利了!

“這是好萊塢歷史上的‘鉅艦大炮’時代!”《洛杉磯時報》以頭版頭條的形式對《泰坦尼克號》發表了影評專題。應邀撰寫影評的五位影評人都對《泰坦尼克號》給出了近乎滿分的成績,他們都認為這是這個聖誕檔絕對不應該錯過的電影。

“一切都彷彿是真實的,卡梅隆導演用兩億美元為世界觀眾製造一顆痛徹心扉的‘催淚彈’。”《紐約時報》同樣以頭版專題的形式對《泰坦尼克號》進行了點評。

而《華盛頓郵報》也在頭版刊出“她的預算已經創造了歷史,而她的票房正在創造歷史!”

“偉大的導演!偉大的作品!偉大的《泰坦尼克號》!”——《好萊塢報道》

“帶著你的妻子或女朋友去感受一次浪漫的愛情吧!”——《綜藝》

135聖誕票房戰冠軍

《泰坦尼克號》結束第一天公映之後;所有媒體給予的評價都高於《明日帝國》。而在網友聚集的爛番茄和ImdB上;《泰坦尼克號》得到的正面評價就更多了。畢竟《明日帝國》雖然是皮爾斯布魯斯南迄今最佳的表現;可是諜戰片的受眾廣度如何能和愛情片比受眾多。何況《泰坦尼克號》開場的深水探險鏡頭和泰坦尼克號復原模樣這兩個賣點就能老少通殺了。到了兩大巨片上映第一週結束;《泰坦尼克號》以2864萬的票房成績成為北美週末票房冠軍;而《明日帝國》也以2514萬美元的票房成績緊隨其後。上週週末票房冠軍《驚聲尖叫2》則被兩片擠兌得票房大跌六成;僅以1392萬美元排名季軍。不過前三甲的成績依舊讓人矚目,因為排名第四同樣是新片的《捕鼠記》才6o6萬美元的票房。

由於《泰坦尼克號》和《明日帝國》都沒有破掉上週《驚聲尖叫2》的3ooo萬週末票房成績;因此一些報刊紛紛刊登評論文章;認為“大製作未必有大票房”。這牽強附會的評論立刻惹火了米高梅和銀河電影,兩家電影公司透過不同的途徑回應道“如果25oo萬票房都不算大票房,哪要多少票房才算大票房?”

傑德也從其他途徑瞭解到;這些媒體大多被索尼電影娛樂集團所收買,因為本週哥倫比亞電影公司將有一部愛情喜劇《愛在心頭口難開》即將上映,如果不稍微打擊下米高梅和銀河電影,哪裡有這部愛情喜劇的活路?可惜觀眾在面對大製作的時候,往往沒有任何抵抗力。上映第二週,《泰坦尼克號》累積的口碑讓它第二週週末票房成立逆勢上漲24%,以3546萬美元的票房成績蟬聯冠軍;而《明日帝國》票房成績雖然下跌19%,但依舊以2o48萬美元的票房蟬聯亞軍。而哥倫比亞公司的新片,《愛在心頭口難開》卻僅僅126o萬票房。

《好萊塢報道》刊出封面文章,“好萊塢‘鉅艦大炮’時代來臨了!”這篇文章算是發揚了《洛杉磯時報》提出的概念,但是卻提出了更多的業界分析。《好萊塢報道》認為任何一種藝術必須與時俱進才能永遠保持青春,才能永遠得到人民的喜愛。從默片到有聲片,從黑白片到彩色片,每一次電影的進步都給整個電影產業帶來了新的機遇與挑戰。而由《泰坦尼克號》和《明日帝國》所掀起的“大製作”時代又會為電影產業帶來什麼呢?當然,中小製作公司的生存壓力將越來越大,但是並不代表他們沒有機會生存下去。想想帝門電影的“驚聲尖叫”系列吧,他們哪次不是以低成本而獲得了高票房?但是這在未來將是一種投機取巧的手段,未來的票房成績將直接和電影製作成本掛鉤。電影成本的增加並不是電影產業的末日,因為我們看到兩大影片的主要開支都是為了讓電影更真實。例如《泰坦尼克號》復原了當年的豪華遊輪——泰坦尼克號;而《明日帝國》則在追車鏡頭中損失數輛豪華跑車。在這些看似“浪費”的開支之下,我們看到了更加逼真和激烈的電影鏡頭。現代的電影再也不是那個在小房間裡放幾件傢俱就可以開拍的時代了,你必須有超乎常人的想象力,同時你還必須有足夠雄厚的資金將這些想象力變成現實。

《好萊塢報道》似乎掀開了整個美國娛樂媒體對大成本電影的吹捧,想來也是,去年的奧斯卡幾乎都是給低成本電影吶喊,弄得美國影迷被各種低成本電影憋得鬱悶。沒想到一到年底,米高梅就和銀河電影開始鬥富起來。我這邊沒事撞寶馬玩,你那邊就修一艘巨輪再弄沉它……美國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