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在二十世紀也非常重要的。
不過隨著時間的推移,大部分的事情都已經進入到一個有序的發展階段:老貝爾派出的人手正在暗自調查以索尼財團為首的日本財閥在車禍案中的作為;眾達和德勤在與基金會前高層的官司進展頗為順利;賠付官司雖然暫時沒有突破,但好歹已經有了發展的方向;同時自己與福克斯廣播公司的談判也頗為順利,並且因為美國廣播公司的攪局,電視臺的收購價已經高出了傑德的期待值。所以現在的傑德終於清閒下來了,而清閒下來的傑德居然找的一個新的消遣方式,寫小說。
或許是因為自己前世骨子裡的小清新文藝氣息與今生學的電影專業知識相融合之後給了自己一個新的宣洩途徑。雖然這個時候的電腦還不適合用於文書處理,但是古老的打字機還是有的,於是傑德就在自己的書房裡用著老式打字機開始碼字了。
看到傑德如此“本分”地留在家裡,老貝爾倒是長長地舒了口氣。老貝爾是個保守的人,所以他很看不慣自家的少爺和男人混在一起,而且還經常被媒體逮到。老貝爾覺得這是一個極不體面的事情,只是礙於自家老爺和夫人並不在意,因此他也只好將他的意見深埋在心裡。
如今看到少爺居然連續一個多月沒有出去鬼混,不是在家裡看各種報紙書籍,就是研究家族產業的投資報告。現在又多了個寫作的愛好,那真的是太好了。老貝爾倒是不指望自家少爺能成為莎士比亞那樣的大家,就算寫出來的東西無人問津又如何?一個貴族寫東西本身就是雅事,誰還在乎出版啊?
可惜傑德卻打心底是奔著出版而去的,誰讓他心底那個電影夢居然又蠢蠢欲動起來了呢?本來身為南加州大學電影學院畢業的傑德進電影圈是天經地義的事情,而且不乏校友提拔。可惜傑德進入電影圈為的是那些男明星而去,結果弄得自己名聲隱隱有那麼一絲不好,也惹得一些南加州大學的校友對這位學弟避而遠之。如今傑德想重返電影圈建立一番事業的話,只能一切重來。
既然從導演方面入手難度太大,於是傑德打算從編劇入手。而一個金牌編劇極有可能就是一個王牌作家,所以傑德就計劃寫小說,而且他寫的是那種商業小說,就是那種一看便極適合改編劇本的小說。傑德選擇的題材便是《生化危機》,這可是開創了“喪屍”題材的鼻祖級作品。而且其中的所謂“T病毒”的設定更是唬得一般讀者一驚一乍的,而所謂的“保護傘公司”又讓許多評論家看到了作品中對極權政治的暗喻和嘲諷。所以這算是一本在評論界口碑較好的商業小說,不至於讓人覺得傑德純粹是為了錢而寫作,人家也是抱著“普世濟民”態度的嘛。
想到這,傑德便著手對自己曾經玩過的《生化危機》進行改編,除了要對原有的遊戲情節有精彩的描寫,同時還要補充一些支線情節和重要角色的來歷。不知道是不是重生帶來的特殊效果,傑德發現自己居然有一種很特別的能力,能夠用最準確的文字將自己的想法表達出來,同時還讓自己的打字速度有了特別的提升。僅僅一週的時間,傑德居然就將《生化危機:保護傘公司的陰謀》完成了一半多。看著厚厚的稿紙,傑德特別有成就感。
有了這麼多的書稿,傑德覺得應該為找家出版社談談了。英語出版界素來有四巨頭之稱:西蒙舒斯特、哈珀柯林斯、蘭登書屋和企鵝出版社。因為傑德的目標是進入電影圈,因此背後擁有二十世紀福克斯電影公司的哈珀柯林斯和派拉蒙旗下的西蒙舒斯特就成了傑德的首選。其實如果真的要發行暢銷小說,蘭登書屋和企鵝出版社反倒是首選。只是傑德的目標不一樣,所以便通知老貝爾要來了西蒙舒斯特和哈珀柯林斯的聯絡地址。他將故事的大綱和概要以及前三分之一的文稿寄送到了兩家出版社,然後便是等待兩家出版社的回應。
肖安生是西蒙舒斯特出版社旗下的編輯之一,華人移民第二代。即便肖安生是在美國出身美國長大的地道美國人,但是黃面板的他還是在美國感受到一絲壓力。美國對有色人種的歧視從建國開始就沒有消失過,黑人們敢於宣誓自己的權力,因此白人們也不敢明目張膽地欺負。但是黃面板的亞洲人,卻因為儒家的中庸之道而不敢發出自己的聲音,即便遇到歧視也是忍氣吞聲,所以肖安生如今能成為西蒙舒斯特出版社的高階編輯已經是非常努力換來的結果。可自己同期的白人同事最差都是初級主管了,相較而言,自己算是比較失敗的那種了。
好在樂觀知天命的肖安生倒也樂在其中,每天上班還是依舊努力。西蒙舒斯特出版社自從1975年被派拉蒙的母公司西方港灣公司收購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