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氣盛!”王崇古嘆口氣道:“那幫人不是你一個人能應付過來的,你要是繼續單槍匹馬的搞下去,
縱使這次僥倖過關,也總有折戟沉沙的一天。”
“擔任這句話沈默意思?”沈默正色道:“要我現在就放棄,乞骸骨、告老還鄉嗎?”
“呵呵……”王崇古撲哧一笑道:“你才多大,就告老還鄉。”然後分解到:“我是說,你應該聯合一些強
援,並肩作戰,這樣勝算才會大些。”
“鑑川公這話是至理。”沈默心頭一動道:“至是不知,從哪裡來求得強援呢?”
“這個麼……”王崇古緩緩道:“我倒是認識幾個,可以給你引見一下。”說著又笑道:“不過現在說什麼
都太早,還是等你過了這一關,再找個機會慢慢說吧。”
沈默面色平靜的點點頭,雖然王崇古沒有明說,但他知道對方指的是什麼人!
那就是赫赫有名、勢大財雄,遠在天邊也近在眼前的——晉商!
2010…2…721:06回覆
清風傷
3位粉絲
8樓
歐陽
所謂晉商,就是山西商幫,他們是農耕思想佔絕對主導地位的北方中國異類,其重商文化之濃重,甚
至要超過罪不安分的閩廣一帶。
能讓他們放棄千年以來對土地的眷戀的,還是土地——近兩百年來。山西的植被嚴重退化,土地愈發貧
瘠,再加之常年乾旱少雨,土地已經無法哺育三晉大地的子民了。
因為山西人知道,如果脫離土地。就只有經商,而最好的商機,就如註定一般,出現在他們身邊!
當時為了防禦蒙古,朝廷立九邊。駐大軍宣大一線,大軍耗費糧米巨大,運輸費用巨大,朝廷負擔不起
。便潮湧“開中之法”,允許商人們向變鎮軍隊提供糧米、布匹,已經各種所需,作為對價,可以換取鹽引,
道指定鹽場支鹽和販運鹽斤。至少在一定時期內,朝廷透過這一辦法的實施,既解決了北方邊鎮軍餉,又收
到了鹽稅,而山西商人也因此而興起。
在走西口的過程中,山西也形成了一批富晉大戶,他們培養子弟讀書。官商結合,進一步鞏固自己的地
位,以至於近年的揚州鹽商,原籍幾乎全是山西——將其餘競爭對手擠出揚州,可不是僅靠商業手段能做到
的,而晉商們所依靠的,本書轉載好壹貳三中文網正是他們自己培養出來的讀書人。
多少年這為王崇古、年輕的還有張四維,老中青三代結合。其戰鬥力不容小視。
更讓沈默感興趣的是,這幫人十分的低調,不顯山不露水,幾乎在所有的爭端中保持中立,彷彿他們存
在的目的,就是為了維護那日益龐大的晉商集團的利益……
究竟什麼樣的利益,能讓這些“高貴”的官員心甘情願為帶著銅臭味的商人服務呢?
深諧此道的若菡給沈默算過一筆賬……西邊那塊地她不摸底,僅就眼前的揚州說,山西鹽商的資本在三
千萬兩,每年可獲利九百九兩,這些利潤在輸、、稅銀上一百萬兩;施捨給僧道丐貧、建造樓宇、捐資助學
、以及疏通打點等方面大概是三百萬兩……這當然不是腦子進水。而是精明的山西商人,明白樹大招風,錢
多惹人眼紅的道理,他們固定花出這筆鉅款,一方面培養傾向自己的讀書人,另一方面也是在給自己積攢人
品,博取老百姓的好感,再透過賄賂結交上下官員,三管齊下,地位無比穩固,無人可以撼動。
而且就算一年花三百萬兩,還剩五百萬兩的純利潤——僅僅一個揚州。一群山西鹽商的純收入,便跟大
明朝的歲入相當!若再加上宣大、張家口的那些駐邊晉商,他們每年的總利潤是多少?
若菡說,應該不下於七百萬兩。
清主意,是每年。
也就不難理解,王崇古們的意趣為何迥異於同僚了。
————————————————————————分割線————————————————————————
————————————————————————————
頭疼啊,腦仁欲裂,強撐這寫完一章,我得早點睡了,不然明天也要搭上了,掃瑞啊,親愛的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