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者,布偶小人一說,朕想問問,這裡有多少人相信此種詛咒靈效?若有的話,給朕站出來!朕現在便去請法士再做一針扎小人,寫上朕的姓名及八字,若朕日內無事,則信奉這等妖言之人,朕統統斬之!怎麼樣?有誰要站出來嗎?”
皇帝聲音輕沉陰冷。若說這詛咒之術,誰不是將信將疑,又怎敢篤定?眾人早被他一番話所懾,那“斬”字一出,全場呼息緊凝,可聞針黹觸地。
年相低頭冷笑,夏侯初當日與年頌庭交好,卻原來早便是皇帝的人,太皇太后臉色煞白,渾身顫抖著,卻說不出一字,太后眉頭緊蹙,本欲詬皇帝不孝不敬之罪,卻教他扳回一城,她以前怎會以為茹妃那賤~人的兒子是溫順傀儡之輩?
龍非離轉身把璇璣交給段玉桓,段玉桓與清風慌忙一左一右攙扶住了,眾人正不知道龍非離要做什麼,又驚又疑,卻見龍非離倏地把外袍褪下,扔到地上,道:“法不可廢,但皇祖母是朕的祖母,朕以此袍代祖母之身,老師,請執刑。”
杖打龍袍?這是開國以來的第一樁!所有人都驚呆住,看林司正顫抖著從禁軍手裡拿過棍杖,走向地上那抹光般閃耀的明黃。
“皇祖母,朕常惦念您老人家,盼你能多回宮中,倒忽略你年歲已大,你素喜靜,靜慈觀才是你該多待的地方,此事一了,朕便派人護送您回去。”龍非離瞥了太皇太后一眼,輕聲道。
太皇太后一臉頹敗之色,彷彿瞬間又老了數歲,她看了龍非離一眼,走到他面前,低聲苦笑道:“皇帝,你夠狠!也許你會比你父皇有出息許多。”
“謝皇祖母誇獎。”龍非離淡淡道,目光慢慢定到一個人身上,眸中流光,寒冷嗜血。
——————————————
謝謝閱讀。親們,第三更畢,明天見。
正文 362 斬殺百人(5)
這一眼,如意覺得有什麼在心中輕輕“噗”開,然後口子越來越大,到無止境的空寂,又是那種死寂的感覺。。痛還好,空,比死難受。
他為什麼會這樣看她?他已經知道了這事當中,她充當了什麼角色嗎?明明只差一步。
可惜太皇太后已經再也不能幫她。她知道,他雖不喜太皇太后,但尚算敬重,為了年妃,他還有什麼不能做的?
她心傷似絕,段玉桓突然過來跟他低聲說了句什麼,他變了臉色,迅速收回落在她身上的目光,轉頭去看年妃。
臼不想再看!她微微側過頭,卻看到皇后看了鬱相一眼,另一邊,太后嘴唇微動。
龍非離已快步走到皇后面前,朗聲道:“皇后腹中嬰孩雖非為詛咒所害,但布偶小人一事,亦顯是有人包藏禍心,其行惡劣,論罪當重刑。”
“年妃德行素來端正,又與皇后交篤,斷無謀害皇后之理,只怕是有人陷害年妃,朕覺此事疑點甚多,特交大理寺卿林司正翻查此案。”
咎“臣遵旨。”林司正跪下叩頭道。
皇后微微一顫,卻是龍非離執上她的手,溫聲道:“秀兒,你痛失孩兒,朕亦同樣痛心,你放心,即便非詛咒之過,這針扎偶人之惡,朕亦絕不會放過,另朕會著太醫院翻查病案,找出你小產的原因。”
聽到他說“著太醫院翻查病案”,皇后心頭猛跳,若無詛咒之說,這本就是血崩之症以致小產,又想起他剛才那一瞬似笑非笑的審視,心裡更亂,他會斟出前因後果,查出是她胎滑不保而嫁禍年妃所為嗎?
但他此刻的溫存細語——她慌亂歡喜眩惑,正不知道該怎麼辦,又聽得他對鬱相道:“鬱相以為這安排如何?”
“老臣謹遵皇上聖裁。”
其實鬱相又怎相信皇后之胎是布偶小人所害,只是他事前並不知道皇后嫁禍璇璣一事,直到昨夜鬱母進宮陪產,皇后讓鬱母把訊息帶回,他才知道事情根末。
他為人尚算正直,亦忠於龍非離,本不贊成此事,聞言後大怒,但事已至此騎虎難下,而他多少也有點私心。他與年相為敵多年,又念及當日在儲秀殿所見,年妃糾~纏皇上,對她心生不滿,而皇上對她竟似極為寵愛,倒不知是迷惑年相之策還是真正愛寵,若是後者,只怕會危害到皇后的地位。
龍非離的突然回來和駕入,一番話下來,竟讓人沒有可辯駁之處,事情本是鬱家理虧在先,不知道皇帝是否已看出端倪,又看皇帝雖寵年妃,對皇后卻也甚為惦念,況且皇帝有意委任徹查此案的正是與自己交好的林司正,即使林真的查了什麼出來,憑二人多年交情,也能把事情蓋下。念及此種種,他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