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真的都能成為有錢人嗎? ”通常地,80%的財富掌握在20%的人手裡。面對“二八定律”,人們不免會疑惑地睜大眼睛,問號汩汩如泉湧。 “先支付給自己”,“你必須先支付給自己。”這是作者發自肺腑的鏗鏘做答。《人人都能成為有錢人》告訴每一個人簡單的致富原則,只要你與這本書親密接觸,只要嚴格按照作者所述去執行,人人就真的都能成為有錢人。
“有錢是富人的事,咱們沒有財運,認命吧!”作為一名中國大陸本土的銀行理財顧問,我每天接觸的客戶形形色色,不時聽到普通百姓如此慨嘆。“最重要的不在於你賺了多少錢”《人人都能成為有錢人》令你改變認知,讓你去行動,著重看你“是可以存下多少錢,如何使用金錢。”現在,我終於可以借用此書中的智慧慧及我的客戶了。
“財富不只屬於富人,而窮人不會永遠貧窮!”有錢人可以稱作富人,但對於不知如何使用金錢的人,財富終將遠離他而去。窮人雖然沒有錢,並不意味著貧窮會永遠與之結伴而行,《人人都能成為有錢人》在向世人宣告,貧窮對於窮人來說只是暫時的生存狀態而已。
“我有負債!”
“我有過度負債!”
是啊,負債累累可如何成為有錢人呢?“就算你還在負債,也有致富的權利!”“提撥所得的10%支付給自己,把它們投入到我後面提到的致富工具上”《人人都能成為有錢人》會幫助您走出債務的泥潭,讓你學會自醒自尊與自新,防止你欠下甚至於一輩子都還不完的債。 “再撥出所得的10%給債權人,直到所有債務還清為止。”
“書的作者究竟是個什麼樣的人呢?”
“為什麼在書中一再重申:支付給自己。”
“作者是在什麼樣的背景下揮就此書的?”
這廂讀著書稿,那廂問號也一串串,急切地閱了編輯發來的作者的自傳。沒料到的是作者是一名法國人傳奇理財師,叫奧利維耶·賽邦,1960年出生在一個普通的工薪家庭,在32歲上就成了百萬元富翁。“我也曾一無所有,也曾懷疑自己,被別人欺騙賣掉第一間公司,第二間公司又經歷倒閉,人生陷入谷底,但是我最後成功了。”這位曾經三十而立的卓越人士毫不掩飾自己曾經的失敗,並從中汲取教訓:“如果我在第一個困難面前倒下了,我將永遠不會有今天所取得的成就。我不斷從失敗中總結,不斷進行自我反省。”
“不管你相信與否,先支付給自己的方式是決定未來與致富能力的惟一關鍵。”要“用腦袋花錢,而不是用眼睛!”。
賽邦用自己20年的人生經歷萃取的精華在〈〈人人都能成為有錢人〉〉中誠懇地建議著、指導著人們養成全新的理財習慣,以“你的錢哪裡去了?”的提問,叫你重新檢視自己每日的消費習慣。他認真地一絲不苟、誠懇地殷切備至,書中處處蘊藏著一種不教會你掌握成為有錢人的方法就不罷休的豪情。這也難怪為什麼《人人都能成為有錢人》被稱作法國財務自由啟蒙書了,難怪為什麼此書會風靡全球20個國家了。
讀著讀著不免為之感動,感謝賽邦的敦敦教導,我們都可能成為富人!
最後,請記住作者的話吧,“先支付給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