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科幻式倒敘的表現力!
即便不了為了宣傳作者的思想,單純從介紹人物命運或者故事的前因後果,科幻小說也大量涉及到超現實的倒敘描寫。比如,黃海在科幻小說《銀河迷航記》裡,有一段文字介紹了主要人物,克隆人羅倫凱的身世:“記得你出生在火星殖民地羅威爾市的時候,是多麼大的一件新聞,你已洽談室了今後一生該走的路,人們把加諸在我身上的期望與讚美,轉投在你身上,因為你是我的化身,你繼承了光榮傳統,請你好好保重,後會有期。”《臺灣科幻小說大全》426頁。
表面上看,這很類似於現實題材或者歷史題材的小說裡,一位父親給兒子的遺言。現實題材小說或者歷史小說中也有大量的虛構人物,作者也為他們虛構身世。但在這裡,因為這個身世發生在相對於我們的“未來”,所以它在邏輯上是超現實的——迄今為止從未有人類嬰兒出生在火星上。
某些科幻小說更是利用倒敘手法,全景式地構造未來的人類史,特色十分鮮明。比如,田中芳樹在《銀河英雄傳說》中,從未來倒敘,構造了人類未來八百年的歷史,鄭軍在《時代之艙》中,構造了人類未來一千年的歷史。這一手法的極至,當屬英國作家斯特普爾頓的《最後和最初的人》。在這部經典裡,作家整整虛構了人類十億年的歷史!
第四卷:科幻的藝術規律 第六章:超現實描寫(3)
第三節:虛擬背景的文學理論價值
不僅科幻小說家愛創造虛擬背景。在其它幻想類文學裡,虛擬背景也司空見慣。托爾金在《指環王》中構造的“中土”,幾乎獨立於小說原作之外,成為一個流行的虛擬世界。而中國新派武俠作家共同創造的“江湖格局”,更是小說裡虛擬背景的典型。
科幻作家們為什麼要創造虛擬背景呢?僅僅是為了滿足上帝般的造世慾望嗎?當然不排除許多作者有遊戲的性質。但更多的作者非常認真地構造虛擬背景,是換一個方法來描寫現實。
那麼,虛擬背景僅僅是幻想類文學才有嗎?完全不同。現實主義小說家並非沒有構造過自己的虛擬背景。比如,美國文學家、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福克納就構造過一個“約克納帕塔伐縣”及其首府“傑佛遜鎮”。到一九四五年為止,福克納出版的十七部作品裡,有九部長篇小說裡的故事完全發生在這個虛擬背景裡。這個地圖上不存在的縣雖然再現了密西西比河北部牛津城和拉發埃蒂縣的景色,但畢竟是作者的虛構。而《紅樓夢》中的“大觀園”也不存在於真實世界裡。
不過,完全創造一個自己的虛擬背景,而不是在大家公認的現實背景下展開故事,這種寫法在現實主義作品裡畢竟是少見的。於是,在以現實主義作品為主要參照系構造的文學理論中,對“虛擬背景”的研究也幾乎是空白。
第四卷:科幻的藝術規律 第七章:語言問題(1)
上七章前言
第一節:科學語言和藝術語言的交融
第二節:科幻小說中的話語環境
第三節:科幻式修辭
上七章前言
論文和小說,科學語言和藝術語言,這曾經鮮明地分屬於兩大領域的現象,在科幻創作中,勢必交融在一起。構成了科幻小說中的一個獨特問題。本章的內容就是分析這些問題,它們的出現和解決方法。本章分別從科學語言和藝術語言的交融、科幻小說中的話語環境、科幻式修辭這三個方面,討論科幻創作中特有的語言問題。
第一節:科學語言和藝術語言的交融
我們可以把一篇文學作品比作一個人:主題是他的靈魂。人物和情節是它的軀體、血肉語言就是它的外表。對於科幻小說而言,它確實有著一副獨特的外貌。
《宇宙塌縮——奧伯斯佯謬》、《基因導彈》、《赫爾墨斯定律》、《虛擬人》、《全息傳真機》、《表情控制器》、《安德洛默達品系》……這是一些學術論文,或者產品說明書的標題嗎?不,這是一些科幻小說的篇名!篇名是一篇文學作品的臉面。對於一位從不閱讀科幻小說的人來說,這樣一些“面孔”肯定是難以辯認的。這就涉及到科幻文學中很重要的問題——科學語言和藝術語言的結合。
要分析科幻小說中的語言特色,首先要了解一下語體的知識。“語體,是指人們在進行各種特定的交際任務過程中所逐漸形成的不同的語言風格型別,它是語言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而且是隨社會交際領域的不斷發展面逐漸發展變化的。”(《實用漢語修辭》449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