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3部分

倪匡也創作過人工誘變返祖題材的小說:《再來一次》。不過,在這篇小說裡,人工誘變返祖並不是目的,而是一場事故的不良後果。科學狂人“蒙博士”研究返老還童技術。他從人體中提取中“防衰老素”,由於沒有實驗物件,他就到處誘騙渴望恢復青春的老年人進行實驗。結果,實驗物件不僅“還童”,甚至一直回覆到胎兒時期的形態,而體積並不會縮小。於是就形成了許多半人半獸:魚形、兔形……而當他們重新生長時,不再變成正常的人。倪匡在作品裡,提到了“反應停”導致畸形嬰兒產生的著名科技事故。顯然,當年那些無臂嬰兒的慘劇給了作者極大觸動。

而目的清楚,計劃完整的人工誘變返祖,則出現在大陸作家綠楊的長篇懸疑科幻《基因幽靈》裡:某中東獨裁者想透過生物技術,培養出一隻超越人體極限的無敵特種部隊。歐洲生物學家霍羅德秘密接受了任務。他認為,人類智力進化的同時,肌體則在退化。如果將儲存在人體DNA中的動物基因誘發出來,便可以形成兼有人的智力和某些動物機能的超人。但他還不能有針對性地進行誘變,只能透過實驗積累經驗。

於是,這個實驗被偷偷轉移到中國海南的一所醫院裡,透過幾個受院方僱用的外籍醫生來進行。他們在不同病人身上進行誘變實驗,形成了一些返祖個體。有的可以產生葉綠素,有的可以用腮呼吸。有的生出鱗甲。

還有一部科幻小說,雖然沒有描寫基因上的返祖誘變,但也有異曲同工之處,那就是部隊作家朱蘇進的《四千年前的閃擊》。一個痛感現代人類萎縮退化的科學狂人帶領部下,到北極圈的冰層裡找到一具遠古人類冰凍的屍體,取其尚有生命力的精子來培養“優秀人類”。他認為,這樣蘊育出來的後代擁有超常的生理潛力。

嬰兒長大後,被送入特種部隊訓練基地後,憑藉先天的動物本能,迅速成為殺人高手。但是,大街上一塊畫著白熊形象的廣告牌激發了他保留的“遠古記憶”,因為他的祖先便是北極熊的死敵。這個跨越時代的混血兒發了狂,駕駛坦克衝出營門,濫施武力。最後,軍方不得不派出特種部隊予以消滅。嚴格來說,這應該算是一部“反退化”題材的科幻小說。畢竟,人類以體質衰退為代價求得智力進步,是一個不爭的事實。

第一卷:科幻講什麼? 第一編:生命與人(6…7)

第八節:機器的進化

許多科技史專家都喜歡把技術進步類比於生物進化:它們都源於合適環境的需要,都有變異和選擇過程。一位十九世紀的科學家這樣寫道:“從我們先祖使用的簡單的棍子到我們今日使用的蒸汽機,機器已經經歷了一系列非常迅猛的變革。這種日趨複雜的變革,極有可能派生出存在於現有的動植物王國之外、由各種形式的機械組成的機械王國。”(勃特勒,轉引自《技術發展簡史》17頁,復旦大學出版社出版。喬治巴薩拉George Basalla著)

當然,這裡所說的機器進化,還必須有一箇中介,那就是人!一旦人不願意再創造更先進的技術,這個進化鏈條就打斷了。而科幻作家們則描寫了一種機器自己的進化。在這裡,進化似乎更是生命的一種表徵:如果機器自己能進化,也說明它們“活”了。當然,自然進化的前提是“上帝”製造的DNA,機器要自己開始進化旅程,也需要人類這個上帝設定類似的程式。

在著名科幻系列影片《終結者》裡,那層出不窮,一個猛似一個的機器人,並非出自人手,而是反叛人類的“天網”製造的。這其中已經包含著人工進化的內容。只不過它不是該系列片的重點。

以機器進化為主題的作品,前蘇聯科幻作家德涅伯羅夫的名篇《蟹島惡夢》算是一個經典:某國海軍部委託工程師庫克林研製出一種形似蟹類的機器人,把它們放到一個荒島上。這些“機器蟹”根據程式彼此殺戮,然後用死亡機器蟹的材料改造自身。海軍部希望透過這種人為的“優勝劣汰”,進化出一種強大的武器。然而,由於他們忽略了小島環境的特殊性,機器們瘋狂進化到最後,卻形成了一個巨大的金屬怪物。這個怪物在戰場上毫無用處,因為它從很遠處就能被敵人發現。而且庫克林也因為口中有一顆金屬假牙,被進化中的群蟹殺死。

幾乎在同一時代,美國科幻作家菲裡普迪克也在科幻短片《第二型別》中,描寫了一次人工進化:美蘇爆發戰爭。美國軍隊節節敗退,甚至被趕到月球基地。惟一扳回局面的希望寄託在一種可以人工進化的“機器鉗”身上。最初,機器鉗的身體很類似於上面提到的機器蟹,是一隻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