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在那裡,我們就得去征服。這是科幻電影《貓族入地球》Asterodid的開場白。正是這種豪情,激勵著人們最終飛上太空。
從直觀上講,宇宙中的物質可以分為兩部分——星球和它們周圍的空間。由於星球表面可以更方面地當作舞臺,異星風光是科幻作品裡被描寫得最充分的部分。當然,“空間”並不等於虛空,所以我們還要了解某些宇宙奇觀。
第一節:異星風光
威爾斯的代表作《首批登上月球的人》創作於1901年。那時候不僅已經有很發達的月球科學知識,更有凡爾納的《環月旅行》創作於前。威爾斯要想吸引讀者,必須拿出點新鮮貨。於是,他大膽地幻想了一個五彩斑瀾的月球世界。那個月球表面有空氣存在,只不過在揹著太陽的一面,由於零下一百多度的奇寒,空氣凝結成固體。隨著太陽的緩慢下落,空中雪花紛紛。而太陽昇起時則一片蒸汽繚繞。
有空氣就有生命。威爾斯的月球上生長著巨大的蘑菇,形成一片片蘑菇林。地球人走在裡面象是小甲蟲。它們從日出到夜晚降臨就是一個生命週期。不過大家要記得,月球一日相當於地球半月。除了不動彈的蘑菇,月面上還有鯨魚般大小的巨獸緩緩地爬動著,它們體長七十多米,肚圍就有二十米。
當然,這裡還有智慧的月球人。他們是一種蟻類生物,除了沒發明航天外,其它科技水平都超過地球人。他們把月球內部鑽成空洞。月面上的環形山便是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