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2部分

。比如,描寫跨恆星系的超遠端宇航,如果人類一時製造不出亞光速飛船,那麼,讓宇航員在人工冬眠中度過幾十上百年,到目的地後再被喚醒,便是最佳方案了。

謝菲爾德在長篇科幻小說《夜撫之間》裡,描述了一群科學家為了實現人類飛往其它恆星系的夢想,深入地研究人類進行“冬眠”的可能性。

在《異形》(Alien)等經典的宇航科幻影片裡,人工冬眠都是主要技術背景。《異形》第一集結尾,主人公瑞普麗消滅了“異形”,進入人工冬眠。第二集開始被喚醒時,已經在宇空中漂流了五十七年。

即使不去那麼遠,僅僅在太陽系中旅行,人工冬眠也不無助力。當然,在這類作品裡,宇航員們沒有亞光速飛船可乘。在《2001太空漫遊》(200lA Space Odyssey)中,阿瑟克拉克(Arthur C。Clarke)就讓他的宇航員們在睡眠中度過了前往木星的寂寞旅程。

在有些科幻小說裡,人工冬眠充當了變相的時間旅行器。當一個人深眠幾十年上百年後醒來,肯定進入了另一個時代。當然,他不能象乘坐真正的時間機器那樣自由穿梭,只能購買前往未來的“單程票”。在《超時空戰警》(Demolition man)中,警官斯佩克於二十世紀九十年代被判“冷凍刑”,長眠三十多年,被喚醒於2032年,進入一個超過他想象的陌生世界。

慢慢地,在科幻作家筆下,人工冬眠的期限越來越長。法國科幻作家巴爾雅維爾在《漫漫長夜》(又譯《冰人》)中,創造了人工冬眠時間的“科幻記錄”。在這部充滿感傷氣氛的科幻小說裡,幾十萬年前人類曾經達到了遠比今天高超的技術文明。但仍然是物質強大,精神虛弱。一場世界大戰毀滅了那一代人類文明。在文明滅亡前夕,一個大學校長從億萬國民中遴選出“男一號”和“女一號“,送入人工冬眠裝置,以圖在日後復興文明。結果,由於地軸在大戰中變化,這個裝置被深埋在南極洲的厚冰下面。整整過了幾十萬年,到了二十世紀六十年代,這兩位古人才被聯合南極考察隊挖出來,其中的女性被複活,向後人講述那個時代的歷史。

《蝙蝠俠》(Batman)第四集《蝙蝠俠與羅賓》中的反角,由施瓦辛格扮演的“冰凍先生”,也與人工冬眠有著不解之緣。他原名弗利斯,是獲得過諾貝爾獎的生理學家。妻子身患絕症,弗利斯準備將她冷凍,以便在未來時代裡救活。但因為事故,自己墜入冷凍液。從此性情大變,甚至想把整個城市冰凍起來。

人工冬眠的關鍵在於“深冷速凍”。溫度一般被設定在零下一百多度。降溫時間雖然不太明確,但都被註明是“極短”。由於人體內大部分體重屬於水分,而水分大多存在於細胞裡。如果冷凍的溫度不夠低,冷凍時間又過長,細胞裡的水結成冰晶,就會破壞細胞結構。這個技術細節被香港科幻作家黃易運用到作品裡。在《獸性迴歸》中,一個外星生命穿越異度空間來到地球,附身在一個印弟安人身上。他不僅邪惡、強大,而且有超級生命力,即使把身體焚燒,僅餘幾個細胞,仍然能慢慢生長出全身。最後,凌渡宇將外星惡魔誘入人工冬眠裝置,將溫度設定在零下四十八度,最終徹底毀滅了他的每一個細胞。

或許在未來,金錢才是這項技術投入實用的瓶頸。不要說冷凍活的人體,就是目前醫院裡維持植物人生命的費用,已經不是普通家庭能夠承受的了。美國作家斯特布林福特在科幻小說《出世莫急》中,著重探討了這項技術在經濟上的可能性。

這篇作品裡,主人公亞當齊莫爾曼為了透過人工冬眠達到不巧的夢想,從壯年時辭職開始商業投機,坑蒙拐騙無所不作,為的就是在自己身體仍然健康時,能夠籌集鉅額資金,建立一個基金會,給自己的身體支付長達幾千年的保管費。可笑的是,當他入眠後,這個基金會的管理者在運作資金的過程中變得非常富有,他們不願意亞當醒來,恢復對自己財產的控制權,結果讓他長眠了一年又一年,直到公元四十七世紀,長壽技術終於到達了最後的完美階段,才讓他復甦。而在二十世紀同期儲存的十二具冰軀中,只有亞當這一具因為有足夠的金錢保證,能夠維持到復活的那一天。

如今,醫學家已經能夠低溫儲存血液、精液、器官,使它們長期保持活性。更有幾十個美國人自願在死後進入人工冬眠狀態,期待從未來中復活。對於後者,專業醫學家諷刺說,這只是一種狂想,它們和冷凍中的牛排沒有區別,不存在復活的可能性。當然,想像力永遠是科學進步的引挈。筆者很希望在有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