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部分

不是把他當作一個歷史巨人來憑弔,而是把他當作一個現實的心靈來與之交流。但那時我還遠沒有完成對自己素質的確認,還沒有清楚意識到肩起自己使命的唯一可能的方式。更不知道隱在遠處等待我的乃是非人的宿命,因為我還沒有經過那次黃昏的痛苦幹泣,還沒經過更多的挫折和恥辱。認清自己的素質和完成使命的別無選擇的方式,是幾年以後的事,即是我坐在案前寫這文字的幾個月以前的事。

那時候我相信自己的力量與激情是相稱的,所以我敢於耽溺於英雄主義的夢想。我甚至遺憾中山先生在現實行動中過於軟弱無力。我期待著自己是一個比他更有政治力量的人。那時候我還不知道,中國那些專斷有力者,都是在業已腐爛的中國舊文化舊生活中培養起來的舊人格,他們一旦大權在握,只會扼殺新生把中國拉向倒退。我不知道一箇中國人要想具備現代素質變為現代人格,必須把靈魂*裸地供奉在一種新的價值觀念面前,讓它擊碎一千次,同時他還必須有力量把這破碎一千次的靈魂從大悲哀大痛苦中拯救出來。可是,一顆如此傷痕累累的心不可能適應和駕馭舊的生活。大糞窖只會為滿身奇臭的攪屎棍翻騰歡呼並將他拖舉在自己頭上作為標榜的旗幟,對於充滿赤誠的金條和充滿智慧的溫度計,大糞窖自然是蔑視和仇恨並把它們一口吞掉。中國最早最徹底的兩個現代人格——魯迅、孫中山的道路證明了這一點。他們可以在知其不可而為之的奮鬥中把自己塑造成崇高的形象,卻不可能在陳腐的生活中取得現實的勝利。可是那時候我還不理解這一點,就像今天的新權威主義論者依然不理解這一點一樣。以後當我理解了這一點時,我對魯迅、孫中山的認識幾乎豐富了一百倍,於是我拋棄了“戰鬥而且勝利”的座右銘,我不敢這樣許諾自己,我已經懂得了自己的命運乃是“戰鬥而且失敗”。

我至今忘不了與中山先生並肩而立時那種又純淨又崇高的衝動。那時的我就像神話世界裡一位頭戴光環的少年英雄。後來每當我心裡充滿鬼氣難以擺脫時,我就想起那個少年英雄的光環,想起那種衝動中所含的奪目的光輝。我幾乎願意相信那時的自己真是一個英雄,誰曾經對世界有過這麼深的愛呢,誰曾經有過這樣熱切的獻身的渴望呢?只要曾經有過一分鐘,我就願意尊敬他一輩子。如果誰能長久地保持這種愛和戰鬥的激情,我就一定死心塌地地崇拜他。我是一個有著強烈崇拜欲的人,想起拜倫和盧梭,想起裴多芬和拿破崙,我就不能不崇拜他們。現代人沒有崇拜心,似乎頗可驕傲,但不敢崇拜正是現代人品行中最卑微的一種。在人類文化還沒有發展到足以使每個人都充滿個性光輝的時代,崇拜欲乃是引導人們走向超越的一種重要心理契機。我因為崇拜巨人而崇拜與一切巨人心心相印的自己的靈魂。一個在認清了自己的卑微和可恥以後還敢崇拜自己的人,才是一個真正獨立而且獨特的人格。由中國舊人格轉變為現代人格的真正起點即是人的獨立性。每一個敢於獨立的人必是獨特的。

我在中山身邊站了許久以後,感到灼熱難熬,體力疲乏,乃坐到樹蔭下。我悲嘆自己的身體過於瘦弱,這哪像個擔當重負的樣子。我認真地做著強健體格的計劃。幾年以後當我獨自坐在橘子洲頭,久久凝望著意氣風發體健如牛到中流擊水的那個韶山青年時,我深悔當初的計劃沒能付諸實現。可是我的命運使得我的全部心智都集中到了對於恥辱和痛苦的體味上,我沒法建設我的先天不足的身體。就在我坐在樹蔭下渴望著強壯體格時,我又一次強烈感應到了那尊塑像的孤獨的痛苦,這感受很快就緊緊攫住我的心,使我無法他顧。我用那種哀憫的眼光端詳著不遠不近的孫中山,那黑不溜秋斑駁蒼老的塑像表露了這個世界對於一位巨人的冷漠和遺忘,這種冷漠與遺忘並不是因為這位巨人和這項事業已經成為歷史,而完全是因為我們對於自身的生存狀態的極端麻木和無知。我感到那些嘻嘻哈哈圍著塑像拍照的中國人和外國人簡直是在成心戲弄一顆痛苦的靈魂。我第一次對外國人產生厭惡和蔑視,對那些中國人我則是充滿憎恨,我以劇烈的心跳呼喚中山先生揮起他的手杖。

但是,中山先生是怎樣慈愛的人啊!他只以他悲憫的目光,悲憫地凝視著這個苦難的世界。

幾年以後,我在廣州居停一月,特地登上長洲島,在昔日黃埔軍校的殘垣斷壁間盤桓數日。在黃埔學生肩扛長槍開赴前線的一幅照片前,我又一次感到暈眩,又一次被淚水模糊了雙眼。我一遍又一遍默唸著中山先生在開學典禮上的那句演說詞:我們建立這所學校,獨一無二的希望,就是建設革命軍,挽救中國的危亡。我感到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