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在維吉尼亞號上工作。不料上船第三天晚上就遇到風暴,暈船的麥士止不住地嘔吐。從房間裡一直吐到船上的大廳。吐的一塌糊塗。他遇到了1900。1900聲稱可以醫治暈船,並把麥士帶到了大堂。把鋼琴的固定栓開啟後,1900和麥士(Max Tooney )坐上鋼琴去兜風,開始了奇妙的鋼琴之旅。在大堂飛馳,穿過斑斕的玻璃幕牆、豪華的木牆,一直穿破船長的房門,到達船長的臥室!
1900是個音樂天才,他海一般藍色的雙眼能透過事物的表象感受到其內在的生命律動,也因此他的音樂靈感源源不斷,不管看到什麼,都能隨即創作出一曲新鮮、動人的音樂。在一等艙舞會上的各色人等:謀殺親夫的老女人、沉湎於往事的中年人、看破紅塵的妓女、偷穿禮服期待豔遇的三等艙乘客;這些都成了1900演奏鋼琴時取之不盡的靈感來源。
本片最經典的一段,是和爵士樂祖師謝利比賽。是整個電影的高潮和核心,這部分經典在於透過三輪比賽,把幾乎所有人物的心理狀態的變化表現的淋漓盡致。尤其是最後在無數雙眼睛的注視下,1900拿起似乎被人遺忘了的那支香菸,用鋼琴裡早已發熱的琴絃 點燃,隨後後一步步走向站在一旁呆若木雞的謝利裡·莫頓,“你抽吧,我不會。”(“You smoke it; I don’t know how。”)1900輕輕地說。隨後,他瀟灑地把煙插在了謝利的嘴唇上。
久聞1900大名的唱片商希望1900灌錄唱片;開始在琴鍵上信手拈來的1900即興彈出了一串琶音和音階之後,逐漸進入自己的樂思之中此刻,彷彿出於天意,他看見外面甲板上有個容貌質樸秀麗的女孩來到了玻璃窗前。在這一瞬間,看上去如此純潔健康的姑娘激發了1900的創作靈感。凝視著一直在照鏡子的女孩,那發自他心底的一支最純樸、最溫柔、最動人的愛的旋律;同時他的雙手自然而然彈出了一曲前所未有的動人音樂。於是1900決定要踏上陸地去尋找她。在當他走到連線輪船與大陸的樓梯中間時,他停住了腳步。所有的人都看著他,他則望著前方高樓林立的紐約城。他扔掉了頭上的帽子,回到了船上。
維吉尼亞號遭遇到了戰爭的炮火成為一艘廢船,有關部門決定要將其炸燬。而1900最終沒有勇氣走出他在海上的世界,帶著他完美的音樂靈魂和一份深藍色的憂鬱藏在船艙深處。好友麥士得知 知道他肯定還在船上。用賣掉小號的錢買通拆船工,帶著他的唱片和借來的留聲機來到了廢船上。苦苦的尋找,最後終於看見了1900。在一番勸說後,麥士終於明白1900註定生於船、長於船、死於船的天才鋼琴師,在琴鍵中述說著靈魂,用琴鍵描繪著周遭形色人物,將琴鍵中的歡樂帶給人們,也將初戀深刻在琴鍵之中……音樂流暢在他的血脈之中。他的生活如此簡單,如此純粹。靈魂和音樂,就在此溶為一體。在1900與麥士的一個玩笑後麥士離開了船。
最後在無聲無息中,看著1900雙手在空中比劃的按琴鍵。伴隨了六噸半的炸藥和一聲巨響,連同他出生的家——維吉尼亞號一同化為海上的雲煙。
1900一生中從未離開過輪船和海洋,船上生,船上長,船上死。他天才的鋼琴技藝成為一個傳奇。對音樂的熱愛使他最終能選擇與船共亡卻不能為了深愛的女人登上陸地。藝術的天才與現實生活格格不入,只有在自己有限的世界中無限的徜徉,旁人無法理解。而一個環境下培養的天才在另一個環境下可能會枯萎 凋謝,最後在1900面臨死亡之前的神情中看到他並不懼怕死亡,甚至因一份特別的歸屬感而感到安心。
第三十六章 毫無疑問;主角最強大!
2005年11月15日 晴 星期一
《海上鋼琴師》中開場的1900〃s Theme,是一個十分優美的主題旋律,細緻優雅的旋律性有如John Barry的唯美風格,然而當鋼琴登場的一剎那,你突然知道這是完全不同的東西,莫里克奈又一次展現他將不同音樂體材合而為一的手法,在管絃最深刻動人的時刻,隨性而至的切入幾段即興浪漫的爵士鋼琴,營造出令人驚豔的效果,信手捻來間即將爵士音樂處理的這般瀟灑飄逸又深情動人,是十分特別的感覺。
“1900〃 Theme”是整部配樂的主軸,同時也是故事的Love Theme,莫里克奈在兩段戀曲“Playing Love”與“Silent Goodbye”中,將這個主題做了十分優美的演繹,其中“Playing Lo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