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彎實際上是擋在他前面的一座堡壘,堡壘是否堅固,能夠撐得住多少壓力,他在菲律賓的發展空間也就越大。如果清廷出兵,他會毫不猶豫的進行支援,反過來如果菲律賓被某國攻擊,他不會要臺彎出兵,李闖王造反,都直接威脅到京城了,崇禎帝死都不肯調動鎮守邊關的吳三桂的精兵,這是同樣的道理,對他對菲律賓和印尼,臺彎就是邊關!
在爪哇島大捷之後,高桂再次進行徵兵,擴充了徵虜軍,徵虜軍達到五萬人之多,戰船、火藥、槍械等等戰爭資源,也在緊鑼密鼓的籌集中,至於印尼,高桂暫時沒有去理會,只是交給陳近南去打理,按照他的計劃,是準備把他們分批賣到美洲去當奴隸的,只是他也知道,此舉現在還不可以貿然的行動,他擔心會引發印尼人的反彈,徵虜軍的徵兵行動,也就是在為這個計劃做準備。
半年後,徵虜軍基本上渡過了新兵適應期,特戰營也擴編到一千人,雖然再也不可能擁有那麼多武林高手,但整體實力卻是不降反增。在派遣了三萬徵虜軍和五百名特戰營抵達印尼之後,高桂開始了他早有預謀的計劃。
一批一批的印尼土著被押上了開往墨西哥,開往美洲和非洲的船上,為了緩解來自歐洲的壓力,桂爺免費提供了兩千名“質量有保證”的印尼奴隸贈送給西班牙在墨西哥的總督,反正不花錢,於是西屬墨西哥的那位友善的總督先生不但大批的接收了印尼奴隸,還幫助高桂將這些奴隸銷往其他地區,一時間,錢財物資滾滾流向桂哥的腰包。
當然,這當中也發生了不下數十次的暴動,對於這種來自印尼民間的暴動,桂爺一律高壓解決,甚至在某地,高桂親自下令屠城,不論男女老少,一律殺死。也正是因為這一次的屠城,震驚中外,高桂被人稱作“東方屠夫”甚至就連陳近南的反對和鄭克壁的阻攔,也沒有讓高桂改變主意,不過,對於這件事會帶來的影響,高桂已經降低到最小了,至少在菲律賓地區,幾乎絕大部分人都對此事表示理解,這當然要歸功於掌握了輿論導向的報紙了,在十七世紀,報紙是個新鮮事物,作為一個現代來的穿越客,他充分的發揮了報紙的作用,一個個“聳人聽聞”的印尼反抗組織針對印尼華人華商的“血案”出現在報紙上,在這種情況下,別說是菲律賓人和華人,甚至連印尼人自己也相信了這些“血案”在反抗的同時,也在抱怨那些不識時務的反抗組織。
一六八四年秋,高桂舉行了一場盛大的婚禮,雖說有著一些私心,想要藉助此事沖淡人們對他“東方屠夫”的印象,但他也確實是覺得功德圓滿了,在短短的幾年內,他幫助鄭家得到了菲律賓和印尼,實現了戰略縱深,開闢了大明的疆域,沐家在菲律賓擁有了一個小城市,安居樂業,再也不用擔心清廷的迫害,就連柳大洪柳老爺子也已經輾轉從漳州來到菲律賓安家,他為二十世紀末印尼發生的屠華慘案報了仇,印尼人基本上已經全部肅清,分散在美洲和非洲還有歐洲,這片土地上,現在只有高山族人、菲律賓人和漢人,當然,主要還是漢人,就連英國、法國、德國等一些歐洲國家也紛紛來印尼省經商定居,在若干年後,這片屬於中國的土地上,將會發展得更加強盛和繁榮。
這場婚禮吸引了各國的使節,做為東方的新大明帝國最炙手可熱的人物,沒有人會拒絕這樣一個盛會。來自英國、法國、日本、高麗、俄國等國的使節紛紛到來,最令高桂沒有想到的是,婚禮的當天,來了一班神秘的客人!
第218章 大結局1
來的非是別人,而是高桂的老熟人,多隆!
多隆是個大老粗,頭腦簡單,為人熱情,而且信任別人到匪夷所思的程度,也可算一個活寶。他在宮中擔任侍衛總管時就和高桂十分投緣,其實,身為皇帝身邊的紅人,能跟他一個侍衛總管稱兄道弟,令多隆對此大喜過望。尤其是高桂仗義疏財,不但多隆得來的賞賜要分給他而他不要,還常常自己拿出數千數萬銀子交給多隆分給手下,又為眾侍衛提供財路,如此出手闊綽的好兄弟,多隆當然是樂意交往,後來,康熙發現高桂和天地會有關,派兵控制住他,多隆竟然不顧自己的身家性命替他說話,這是高桂最感動的。
多隆是代表康熙來的,也算是使節了,但他卻很懂事的沒有穿官服,而是換了一身長衫,隨船送來大量的賀禮,雖然都不是什麼很珍貴的東西,但大多數都是建寧公主在宮中用過的東西,這令建寧大哭了一場,她和康熙畢竟是兄妹,都說皇家無情,其實也不盡然。
康熙寫了一封信給高桂,信中囑咐高桂要善待建寧,恭賀他征服菲律賓和印尼的輝煌戰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