乎活不了的香港明星才害怕臺灣封殺,我怕什麼?
當然了。
他不會愚蠢到將真心話說出來。
而是假裝思考,認真思考了接近一分鐘,然後才緩緩解釋道:“臺灣市場是我追求的目標,也是我相當重視的一個地區。未來十年,東亞的發展將以rb為首,香港、臺灣、韓國和新加坡緊隨其後,這幾個地方的市場和資源是我無比渴求的。”
“我很高興聽到你這樣說,臺灣方面曾派人過來,希望我做一個溝通的橋樑。”麥理浩進一步勸說。
“他們願意積極溝通,是我聽到的最大喜訊。”李奧臉上綻放出笑容。
“你和南洋商業銀行協議上關於北上大陸投資的相關條文,似乎並沒有限定時間?”麥理浩暗示李奧可以透過拖延來解決問題。
協議是簽了。
但明年北上投資是投資,十年後北上投資也是投資。
拖延北上投資一方面可以給臺灣方面下臺階,另一方面又可以慢慢看清楚大陸的發展是否真有投資價值。
麥理浩覺得這是一箭雙鵰的好事。
很有信心勸服李奧。
然而~
讓他沒想到的是,李奧竟然直接拒絕了。
“契約精神是我必須履行的,守諾關乎我未來的發展,我不會在協議上鑽任何的空子。除此之外,大陸完全未經開拓的空白市場,也是我未來計劃的重要構成之一。大陸有十億的人口,有百萬級的大學生,有數億受到基本教育的龐大人群,他們能輕易轉化成合格的工人,薪金之低要比香港臺灣更低十倍不止,工人數量和成本考慮是任何一間有追求的公司未來發展的關鍵。”李奧表示不會放棄北上投資的計劃。
“大陸的工人水平似乎只適合加工一些沒有技術含量的低產值產品的工作?”
麥理浩退一步勸說李奧。
投資可以。
隨便搞點沒有技術含量的工廠。
應付一下臺灣當局的訴求,相信臺灣也能理解。
至於需求高精尖技術的工廠最好還是建在香港或者臺灣,這樣一來,雙方豈非皆大歡喜?
“我內心的意願,自然更願意在rb、臺灣、韓國以及新加坡等地重金投資辦廠,但是我認為對方並不一定會真心歡迎。本地的蛋糕只有那麼大,位子別人已經坐滿了,我想坐下來可不容易。真的硬坐下來,也會受到強烈的排斥。別的不說,香港這個地方,如果我要插手進別人的產業,比如房地業,那麼也必定會受到聯手排擠。所以我必須開拓新的空白市場,在一個空的沒人願意坐的桌子上,才能專心製作我的蛋糕。”李奧輕輕搖頭。
麥理浩有點驚訝李奧的冷靜和理智。
二十歲的年輕人。
既是天才。
又是一朝成名的億萬富豪。
本來應該意氣風發睥睨一切才對。
沒想到他還能冷靜到可怕地思考各方利益衝突點和未來該如何繞開這些前進路障。
“你看好大陸的市場和發展?”麥理浩想知道李奧是怎麼看待北面正在進行改革開放的大陸。
李奧自然不會說出真相。
對方是政治家。
直屬上司是英女王,跟他說真話那是送羊入虎口。
李奧裝出一副認真思考的神情,過了好久,才輕輕的搖頭:“大陸的市場,十年內,應該很難有什麼重大收穫了。但我並不著急,我可以像農民一樣,先播種,再施肥,耐心地等待和期盼未來的豐收。”
麥理浩暗示道:“大陸制度跟香港不同,或許存在一定的風險。”
他的意思是大陸會沒收李奧的工廠。
試圖讓李奧膽怯。
打退堂鼓。
李奧輕輕搖頭,笑道:“短時間沒有收穫,他們不會那樣做的。等有了收穫,他們又需要我這個活廣告,藉此吸引更多的投資者,以及緩和國際關係。據我觀察,他們是比較注重國際形象的,也一直在不斷嘗試,借用各種外交手法和對外貿易合作,降低外界對他們的惡感。我想,如果我不挑戰他們的底線,風險應該會在可以接受的範圍之內。”
麥理浩當然知道大陸是不可能沒收外來投資工廠的。
只是以為李奧不懂,嚇唬一下他。
沒想到這個年輕人很懂中國。
出乎他的意料。
“leo,或許我可以給你介紹一批可以真誠合作的盟友,如果你願意的話,有太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