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緯三十度地帶,兩翼翅膀朝著天空鼓起的弧形的飛行器,正停留在跑道上,這個飛行器重量一百二十噸,內部兩個核聚變運轉系統,正處在燃燒結束,高能粒子流在磁場中放電的階段。隨著跑道上電磁加速,這架百分九十以上結構是奈米液態金屬構建的飛機正在緩緩加速升上天空,在進入天空後,在滑翔和加速階段緩緩地朝著赤道靠攏,準備沿著蛋清層扶搖而上。
黑暗紀年31年,距離上一次寄生蟲作戰,反擊塔克人已經過去了九年。人類在太空作戰的形態發生了大規模的改變,從作戰兵力單位的描述,過去描述兵力是多少虎賁,多少精騎。在二戰中是多少個裝甲師,步兵師。以人的數量形容兵力數量,而現在在太空中人類的作戰單位是艇。
就是現在這個在高空中飛行的飛行器為一艇。一艇的編制為兩個和反應鍋爐,一個大功率電池,總重量五十噸的奈米顆粒以及幾十噸水。現在人類在蛋清層停留的戰鬥兵力為兩萬八千六百艇。從單一的重量上來看,現在的這個飛行器的重量遠遠無法之前重達大千噸空天飛機相比。但是人類最終決定量產了這種大型戰鬥系統。
因為在太空中,純液態金屬的飛行器是可以相互組合的,首先反應堆開始組合,形成連動的能源體系,然後艦體開始重合,和塔克人的戰列艦相比,人類無法鍛造出強度足夠強的戰艦主粱。就算液態材料的高強度也無法和塔克人戰艦的主樑強度相比,僅僅只能達到塔克人戰艦主結構強度的三分之一。也就是相同重量的大型戰艦,在俯衝進入大氣層的時候,人類戰艦還是更容易解體。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人類採用了特殊思維,那就是與其無法達到足夠強度容易解體,那麼就在進入大氣層的時候自行解體,變成三十艇為一個聚合體的單位進入大氣層。這樣強度就足夠保障了,在到達地面的時候在分散成一個個艇最基礎單位的飛機。倘若要突破大氣層那就再次進行組合。
在大氣中中離散,在太空中聚合,至於組合還是聚合,則是由人類在其中做最終決定。現在的太空戰鬥,人類是用寶貴的水和塔克人進行戰鬥。
大量的艇飛翔到太空中,一千艘艇聚合成一個個重長四百米的實心梭形戰艦,雖然在體系上和塔克人的戰艦略顯不如,但是整體交火生存率已經很可以了。這是人類目前技術所能做到的極限。
躺在液態駕駛艙中,木月看了看投影在視網膜上的太空莊光,作為上校,木月是這艘戰艦的長官,這艘戰艦一共是一千二百四十三艇的作戰單位。在龐大的蛋清層中以游擊戰術,在塔克人星環各個部位出現。而這艘戰艦目前一共是四十二人,,至於其他人,當艇飛行到太空後大部分人乘坐返回艙朝著陸地降落了。
在茫茫的太空中行駛是非常寂寞的,人類只能躺在駕駛室的氣泡內將手伸進液態的控制系統中對戰艦實施控制。在其他時候,木月是和自已的同屬一艦計程車兵聊天,或者是透過量子通訊,和地面進行聊天。
量子通訊,現有的量子通訊技術並不是超光速資訊,也不是不可被幹擾,只是不可被破譯,天空和地面發射糾纏光子,這個光子蘊含的資訊只有雙方掌握量子密匙才能揭開。所以是絕對保密的,但不是不可干擾的。
浮動在太空中的戰艦主要的作用是監視塔克人龐大的艦隊叢集,必要的時候對塔克人的裂縫進行神風。當然更多的時候是佔據蛋清層的制高點,對地面軍團實施指揮。
現如今大量的空天飛機已經不再量產,卻依然載入了人工智慧程式對讓空天飛機完成運輸任務,有時候是運輸奈米顆粒有時候是運送導彈,在星環和地球引力平衡的地帶上,人類一方佈置了大量的代號病原體的智慧炸彈在太空中懸浮。
在地球的赤道方位四周是被星環包裹的,木月現在正在看著上方,星環沒有包裹地球的正南正北星空上方,這裡按道理應該是天窗,現在也佈滿了巡邏艦隊,塔克人的艦隊在天空中漂浮,然後繞一個圈子到達南北極上空緩緩下降,最後運送了大量的戰鬥物資控制地球的南北極。整個地球就猶如鎖在一個牢籠中一樣。毫無任何突破可能。
木月看完後聯通了地面通訊,對地面的指揮部說道:“這裡是七號艦,我方已經到達,預定陣列,觀察完畢。”
場景切換到地面,少將明璐璐問道:“情況怎麼樣?可否能進行突圍。”木月說道:“北極上方地三十四號天區封鎖艦隊數量達到了七百二十四艘,突圍機率可能性極低。”
明璐璐說道:‘好的,撤退到蛋清層掩護區。’
戰爭中最無奈的時間,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