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小的電火花。散發出一股金屬過熱的味道。
這些刀鋒戰士並沒有意識到自己散發的味道,他們只知道他們穿著的裝甲有些問題,有些部位似乎發熱了。所有走了一會,這隻隊伍停了下來,找了一個地方隱蔽,有意識的將過熱的膝蓋,或者是胳臂部位的裝甲貼在冰涼的石頭或者是地面上,試圖讓裝甲涼下來。然後繼續作戰。
看著十字鏡頭中的金屬腦袋,藍明莉的嘴角露出了一個弧度,透過數字系統確定了眼睛所看的方向,透過槍口上一個小小的扇葉確定了風向的影響,以然及運算出來的彈道範圍,在確定後,藍明莉微微的點了點頭,然後扣動了扳機。
槍響,刀鋒戰士一位刀鋒戰士的頭盔鐵皮被擊落,然後四發迫擊#炮彈,也同時發射。大概不到四十秒這三位刀鋒戰士被擊毀,斷裂的肢體,埠處有著鮮血淋淋的骨頭渣,還有這金屬關節摩擦劍劇烈磨損磨痕和積累的鏽蝕。
鏡頭切換到一百公里外,一輛貨車正在一處發射陣型位上,值得注意的是車廂上有一個球形雷達。雷達波掃射天空後,將資料傳輸到發射指揮室中。指揮室中雷達圖上大片雲圖每隔十五分鐘更新一次。而車輛上的火箭發射架上,一枚枚大口徑火箭彈,正在待命。
這樣的特殊車輛,幾乎以每天四十列,開始投入戰場。至於他們發射的火箭彈也並非是什麼炸藥,而是氟磺酸。很陌生的一種化合物,通俗一點,就是發煙硫酸(濃硫酸加三氧化硫)和氫氟酸反應,一個腐蝕負責腐蝕陶瓷,一個負責腐蝕金屬,打到天空中混合雨水稀釋,就分解為硫酸和氫氟酸,再酌情增加射出一些硝化物和氯化物。
別的不說,三氧化硫是固體,非常細小的固體,而且吸水。打到天空雲層中是可以作為優良的凝結核,有助於增加降水。嗯,這玩意這麼能幹,降下來的是酸雨。
還有一點,中國大陸的降雨系統,尤其是長江,從成都到武漢,到安徽到江蘇那一一帶,所有的降水系統全部是從西邊開始移動到東邊。(颱風例外,颱風的降水是從東來的。)春季秋季降水都是從西邊來的,從孟加拉灣的溼空氣穿過南中國。至於夏季沒有降水是因為南邊太熱了,氣流上升,堵塞了孟加拉灣向西的那條氣流帶,學名太平洋副高壓北抬。所以夏天中國大陸只能等著颱風來降溫。
所以這些超強酸打到天空中是都是向西飄的。按照黃土區發射的這個量,只能造成短時間的酸雨,效果強持續時間短,也許夏季一場大暴雨就能洗刷乾淨。
而酸雨的破壞在二十一世紀一般考慮持續性,也就是造成水體酸化。20世紀70年代,我們鬧嗡嗡嗡的時候,化工汙染美國佬做到了什麼地步呢?他們一個湖,酸性到達ph值1.4。這是什麼概念,ph7是中性質。純淨水自由分解的少量氫離子和氫氧根粒子相等。ph6相對於7氫離子增加十倍。ph5相對6增加十倍,以此類推。ph小於5.6是酸雨,ph小於4.6是重酸雨。他那整個湖最弱的都有3.5,最強的達到1.4.我們平時喝的醋是2.9.你說湖裡的魚?呵呵,那是死湖。亞洲鯉魚到幾十年前,美國東北,加拿大東南的那些湖裡,立刻就變成酸湯魚。
這種事情是工廠排放造成的持續效果。至於其他傷害基本上是把大理石雕塑腐蝕,鋼筋混領土腐蝕,至於對機械的傷害到是少有,露天的汽車一般都是流體雨水從車表面留下來。所以21世紀的酸雨災害,一般研究的課題是生態和建築方面。但是有一種機械還是要預防酸雨傷害的,那就是起重機。要定期噴漆,預防縫隙中滲人酸雨。所以要定期保養。
縫隙,機械傳動的縫隙,很緊密,有時候也很很脆弱,刀鋒戰士全身單兵鎧甲,防護再好,關節運動有縫隙,槍械扳機,自動退殼裝置有縫隙。就算外敷了一層陶瓷也沒有用,等到潤雨無聲腐蝕到一定程度,然後再掉落一個沙子。咔刺一下沙子擠碎了,縫隙再次擴大了。
把趙璟雯打發走後,黃土區的作戰很任迪。每一個演變軍官都有自己獨特的作戰風格,比如說孫馳勇,機械化高速度突進切割,彈性防禦,這些戰術孫馳勇玩的比任迪溜。至於進攻嘛,非常兇狠果敢。
至於任迪的作戰風格,很喜歡揪小辮子。逮住對手一個缺點後,就在這個缺點上下功夫。至於周天合盟的缺點是什麼呢?和蘭特人一樣缺乏大量基礎工人手動維護。作戰高度自動化,從藍明莉對武器一系列複雜的保養條例就可以看得出,黃土區士兵和周天合盟刀鋒戰士之間的差距。殺人,滿狀態下或許是刀鋒戰士強一點,但是儘可能的維持滿狀態,剝奪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