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峻嶺修鐵路的工人一樣,對一個個光面構成的物質鏈的情況進行反覆矯正。一來一回兩條物質鏈,最終是讓這兩條物質鏈的距離在三百米的範圍內,而在兩顆相聚七光年的恆星之間,讓兩條物質鏈靠的如此近且不相交,這是一個大工程。鐵塔百分之九十的全思者們參與了這個工程。
(其實理論上一個全思者就能搞定這個工程,這麼多全思者一起上,是為自己收集工程資料。每個全思者收集資料後,會自己挑選連兩個恆星搞這個工程。)
而在發展到現在,人類的形態上有了重大的改變。
首先全思者們已經不區分動物型和植物型,在對比了兩種全思者的利弊後,採用的混合型。部分是適合全面思考的,另一部分是適合重點思考的。這種新的硬體配備,被稱呼為左右半腦型。
在星球表面上全思者蟄伏于海洋中的形態奈米液態顆粒為主思維體,以及無數人類形態的分體所組成的集合。
在行星引力場覆蓋的太空範圍內,是眾多衛星組成天網形態。
而現在星際之間的太空中,是一個核心直徑三百米,外部稀薄電離層直徑十公里的光球。沿著星際物質來回穿梭,用電磁波感知周圍的空間,用粒子噴流來推動自身和外部的物質。
人類依然是人類,在自己居住的星球上保持著自己的原始形態,在新的探索環境中,變成了適應環境的形態。
全思者們已經將人類定位成了太空物種,而鐵塔這類適合人類原始形態生存的星球被定義為搖籃。只要沒有離開這顆星球,將受到嬰兒待遇。
二十一世紀人類是怎麼對待嬰兒的呢?——是全方位看護,胎教,不會放任嬰兒到處亂爬,亂用嘴巴嘗試任何東西。(嬰兒面對世界各種物品的探索態度,都是塞到自己嘴巴嘗一嘗的。)沒有聽說那個大人敢放任嬰兒自由,讓他們亂嘗東西,來鼓勵他們創新探索思維的養成。
而早在遠古時代,人類十歲就要打獵的階段,人類在嬰兒階段亂爬,同時用嘴巴嘗試周圍的一切,可以說是好奇心萌發的時期。但是隨著時代進步,人類們已經明白孩子1到5歲被如何培養,才能有利於他們成年後的成就。二十一世紀的人類們就這麼“剛愎自用”,以“教養”的名義把孩子們1到5歲生命階段該安排了。(不準玩火,上街要緊跟家長,不要亂開啟瓶子嘗裡面的液體。)
隨著歷史進一步前進,全思者們將整個星球定義成搖籃,同時把星球上未覺醒的人類定義為嬰兒階段,整個星球上已經沒有雜七雜八的娛樂職業讓人類們追逐虛榮。
人們每天定期的休息,學習然後在空域時間交友,展開健康的,有利於智力發展的競爭遊戲。
若是幾百年前的人類看到星球上的這種變化,會認為星球變得無趣無聊了。一切都被控制,壓制了自我天性。而實質上,星球被定義成了搖籃。搖籃就是這樣,無論怎麼哭鬧,成年人們的眼光總是以搖籃外的世界的目標,為搖籃內的孩子們考慮。不守規矩亂搗亂的孩子,會被大人們斥責為熊孩子。
讓我們將鏡頭切換到了鐵塔星球的出口所在區域。當鐵塔文明的全思者們忙著探索宇宙的時候,“熊孩子”們來了。
經過了七年的時間方河的艦隊終於來了。不是方河在拖行軍進度。而是現在和碎星大戰時期的情況不一樣,龐大的艦隊需要能源供應,由於人類區域的工業持續蕭條,短時間在各個星球上搜尋足夠的核聚變能源爐有些困難。
這裡的蕭條不是科技倒退,技術依然是有,只不過封存了,就如同二十一世紀的美國,他們有土星五號的技術,但是一系列工廠生產線重新啟動,大量熟練工人重新回到崗位上,需要時間。核聚變這種工業環節繁雜的專案,艦用型號在很多星球已經停產了。
方河的艦隊為了建立後勤保障,才讓艦隊走了七年,在整個艦隊所走的路線上,各個星球被要求啟動生產線,進行物資生產。這條路線上,一千四百個星球開啟了工業生產,在方河的調配下,一艘一艘運輸船,沿著航道為艦隊提供後勤物資。
現在這一批共三十萬戰列艦,十二艘泰坦戰艦構成的龐大艦隊出現在鐵塔星月球星門另一側的恆星引力區內。
最快更新閱讀,請訪問 請收藏本站閱讀最新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