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部分

肯幹的作風,對於白白浪費在路邊沒有得到珍惜利用的狗屎是很惋惜的。小時候,我就見過一個老婆婆,在路邊見到一團發白的狗屎,居然用紙片包了,放菜籃子帶回家去。另外,還有我的一個小學老師,她爸爸是村裡的幹部,每天天剛亮就叫醒她們,去外邊撿狗屎。那時候鄉下最勤奮的農民,就是出趟門,也不忘帶上個簸箕,順便撿回一簸箕的狗屎。

狗屎,可被看做為公共財富中未被珍惜利用且可隨意被私人合法獲取為私人財富的事物。從撿狗屎做起,許多人成長為農業經濟競爭中產生出來的最初的自豪的先富者。

在七十年代末期和八十年代初期,改革開放農村土地上大量湧現的撿狗屎的經濟行為,作為特殊時期最具代表性的特殊經濟現象,作為特殊時期湧現出來的最具代表性的農業經濟領域競爭手段,深刻反映了那個時代最為突出的經濟特徵:按勞分配確為那個年代主流性質的經濟分配方式。透過勤奮的誠實的勞動創造更多的財富作為唯一的實現超越他者領先他者的先富慾望的手段,這在那個年代,眾所公認。這也是那個年代真正感人之處。

單純從經濟學研究的角度,我們可將上世紀七十年代末期和八十年代初期命名為狗屎經濟時期。那個時期的經濟特徵在本質是符合狗屎經濟所附屬的按勞分配的屬性的。

然而,進入九十年代以後,社會經濟越發偏離狗屎經濟的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