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感謝‘書友’的慷慨捧場和月票支援。)
策論其實是兩種文體,策是策問,對某件政事給出一個可行的策略。而論,就是議論,對某事某人或某件史事加以評述。今次的考題並不是策,而是論。題目雖然讀著拗口,本質內容則很簡單——關於華夏正統和天下一統。
華夏也稱“夏”、“諸夏”,又稱為“華”或“諸華”。是古代居住於中原地區的原住民的自稱,以區別四夷(東夷,南蠻,西戎,北狄)。如《左傳》襄公十四年記載姜戎子駒支說:“我諸戎飲食衣服不與華同,贄幣不通,語言不達。”華夏起源於華胥,伏羲的母親即為華胥氏。
在周朝時,凡遵周禮、守禮義之族人,稱為華人、華族、夏人、夏族,通稱為諸華、諸夏。古籍中將“華”、“夏”作為中原,“夷”與“裔”作為四方。華夏又稱中華、中夏、中土、中國。
華與夏曾相互通用,兩字同義反復,華即是夏。“中華”又稱“中夏”。如《左傳》定公十年載孔子語云:“裔不謀夏,夷不亂華。”這裡的“華”亦即“夏”。孔子視“夏”與“華”為同義詞。在甲骨文中,華這個字的地位非常崇高。大約從春秋時代起,人們開始將“華”與“夏”連用,合稱“華夏族“。
黃帝和炎帝在中原為爭奪部落聯盟首領而爆發了阪泉之戰,炎帝部落戰敗,併入黃帝部落,炎黃聯盟初具雛形。後來他們在涿鹿之戰中打敗了東夷集團的九黎族首領蚩尤,把聯盟勢力擴大至今日的山東境內。後又以黃帝部和炎帝部為主體,與山東境內的部分東夷部落組成了更龐大的華夏聯盟,華夏族源基本固定。
所以,華夏族是以炎帝和黃帝為共祖。在周朝出現時,是以是否遵守周禮和禮義來評判是否為華夏的標準,由於當時遵守周禮與周王室親近的諸侯國大多集中在中原地區,所以當時夏也指中原地區,《左傳》襄公二十六年:有“楚失華夏”。
總之,在自古以來,華夏的鑑定嚴格基本上是以文化禮義為基礎,華夏則逐漸成為中國大地的代稱,如《三國志?蜀志?關羽傳》“羽威震華夏”。
這些基本的東西,只要飽讀經要典籍,在場的考生只要不是糊塗蛋,大多都會拿來做論題。
不過,這個看似簡單的題目,卻很難寫得出彩。
寇準將這份題目放到一邊,開始俯首寫著經義的答案。對於關鍵的策論,他已是胸有成竹。
…………
…………
巡視考場內外的兵將來回走動,考官們則各自坐在正殿兩側的廂房,等著考生們完成他們的考試。
盧多遜作為主考官,現在能在殿後休息。而陶谷,徐鉉等副手帶領一些小官,則是必須在殿門邊上的小角房中候著。
總共十幾個官員,除了陶谷和徐鉉一身硃紅之外,都是身穿最低一等的青色官袍。兩人的差事是帶著眾官點檢試卷,其實就是考校舉人試卷,批定分數,擬定等第。也就是說,他們是批改考卷的第一道關口。
自陶谷和徐鉉往下這些監考考官,除了少部分例外,基本上都是上一科或是再前兩科,排在前十名的進士。
五月中旬的天氣,有些背離正常的年景。清晨時還好,但到了近午時分,就熱得彷彿是七月份的暑熱時節。陶谷坐在窗戶邊上,正能曬到太陽,官袍內的內衣根本穿不住身,脫了之後,方才能按坐下來。
十來個前科進士,百無聊賴的坐在一起,除了閒談也沒有他事可做。
“不知今科狀元會花落誰家?”有名官員很悠閒的問著,這人卻是乾德五年丁卯科的狀元公劉蒙叟,所以才能用這等前輩的口氣說話。
“殿試還早得很,還是猜猜誰是禮部試第一。”接話的是建隆元年庚申科狀元楊 礪。針鋒相對的說話,其實也是在半開著玩笑。
“應該是劉寅…………他在國子監中名氣不小。”說話的是國子監一名直講,對於國子監內的情況很是瞭解
“江淮安守亮名氣也不小,要知道他父親安德裕開寶二年己巳科的狀元。”另一人說著。
劉蒙叟立刻將之否定:“他的文風只合作第二,做不得狀元。”
“宋準的文章不差。”
“他的確有些可能。”
“還有王嗣宗。”
“文采識見都有過於常人之處。”
天下聚於京城的五千多貢生中,能在開封城中傳揚開姓名的,多半都不是簡單人物,大部分都有衝擊狀元的實力。劉寅、安守亮、宋準、王嗣宗都是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