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感謝‘流離de歲月’、‘小說本’、‘悶燒鍋’、‘wars’的慷慨捧場和月票支援。)
部將出去傳令,士兵聽到可以放開搶掠財物,又有良家婦女可隨意糟蹋,這才恢復了一些士氣。不得不說,潘美的方法雖然對百姓太過狠毒殘忍,但對於此時的叛軍也不為是一種方法。
就在這時,忽然有騎兵從來路急匆匆疾馳而來,說道:“將軍,曹瑋又追上來的,距離我們只有二十里的路程。”
有部將義憤填膺的說道:“將軍,不如讓末將帶一萬人馬設下埋伏,滅了曹瑋所部。”
“萬萬不可!先不說曹瑋深得曹彬真傳,用兵行軍經驗更是豐富,很難成功對其伏擊。最主要的是我們士兵不穩,若是分兵,沒了大將軍的威望壓制,士兵很有可能便又譁變或者逃離大軍。”許方義搖頭說道。
潘美略一沉思,說道:“許大人言之有理。此外,一路州縣並不明白曹瑋部的情況,以本帥對朝廷文官的瞭解,在沒有朝廷詔令之前,他們絕對不會對其開啟城門,更不會隨意提供糧草,而我們一路將城外糧草劫掠一空。曹瑋沒有糧草,京都魏王和小皇子之間必然還會有一番爭鬥,等朝廷局勢穩住,京都給地下州縣下了詔令,不知到什麼時候了。到那時,曹瑋必然堅持不住,已經退回京都,而我們多半也已經到了達州,搶到足夠多的糧草,進了蜀道。”
叛軍眾將聞言,深覺自家大帥言之有理,無不喜形於色。即使是許方義也感覺曹瑋說的沒有錯。然而,他們卻是想不到,葉塵和趙德芳因為大宋大局或者兄弟親情,放棄了爭奪皇位。
…………
…………
開封樞密院。
議事大廳,陽光從雕花門窗透進來,隨著被風吹得搖動的竹簾時明時暗,如有光暈。在此辦公的官員書吏此時全部退避了,剩下的是如今大宋朝廷最有權力的一圈子人。宰相趙普、樞密院使曹彬、參知政事羅公明、呂餘慶,另外還有新任侍衛馬步司都指揮使劉守忠,以及七大禁軍軍團的都指揮使和華夏衛府新任情報司使胡三光。
顯然在葉塵的預設之下,若是沒有意外,魏王趙德昭定然能夠順利當上皇帝,差的只是選一個良辰吉日登基而已。所謂一朝天子一朝臣,中樞多了一些新面孔,也留下了好些箇舊面孔。
比如三司使羅公明,人稱官場“不倒翁”,的確是很有道理的,此次便躋身為副相。還比如劉守忠,由四品武將一下子提升數級,成為正二品大員,這自然不是因為劉守忠以前打過多少勝仗、有過多少功勞、苦勞,這自然是因為他是第一個帶麾下大軍向魏王效忠的主將,有勇有謀的一次大膽押注,為魏王入主皇城奠定了最為重要的一個環節。上位,有時候就是這麼簡單,但禁軍之中如劉守忠這樣麾下有五千人馬的主將,少說也有十多個,就只有劉守忠有這個機會、也抓住了機會。
趙普就不說了,重新回到中樞,成為百官之首。魏王能夠當上皇帝,完全就是他一手謀劃的結果。
…………
…………
今天諸臣聚集樞密院,自然是商議如何平滅潘美帶領四萬多叛軍之事。
調動五萬京師禁軍行至千里之外打仗,自然不能像潘美那樣的叛軍一般說走就立刻能走的,這其中牽扯的事情太多。比如京師周邊防衛重新調整佈局的問題,供五萬大軍至少一個月糧草籌集準備,以及十萬勞役民夫的徵調等等。這些事情並非是一兩天便能夠完成的。
所以說,雖然已經在崇政殿上魏王和葉塵當場定下由葉塵帶五萬大軍出征平叛。且所有人都明白‘兵貴神速’的道理,但是世間之事總要受各種因素掣肘影響,具體實施起來,並非那麼一回事。
“諸位大人,且看川蜀地形圖。”曹彬開口道。
眾人紛紛轉頭看去,一副木架子上掛上了一副華夏衛府武器司出產,遠較樞密院軍用地圖更加精確細緻的地圖。曹彬這兩年來,不到五十歲的人卻看起來像是快要六十,已顯老態,不過氣質卻越加內斂,身材魁梧,讓他氣勢不減,他此時穿著圓領官袍,口氣鎮定、舉止儒雅。依然是大宋第一名將,一代儒將的風範。
曹彬從容的伸出手臂,指著地圖上位置:“根據探子回報,潘美帶著叛軍目標是川蜀,而據華夏衛府情報司在叛軍中的密談傳回的情報可知,潘美定下最終落腳點是成都府。潘美很有眼光,也選了個好地方…………成都府,川蜀腹地,境內地勢平坦、河網縱橫、物產豐富、農業發達,素有“天府之國”的美譽。叛軍若是逃進川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