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點是,不管佔總讀書人數的百分之零點零零多少,她現在讀者人數的絕對值已經讓她很滿意了,是可以開展調戲的人數了。作為二十三世紀的新人,苗可決定以這種方式來慶祝自己的開張大吉(握拳)。
碼字碼得太亢奮的結果是,過了一週苗可才想起來她還有點後續工作沒做,趕緊敲了一段話扔到姜沛的聯絡號上:鍵盤用著很順手,敲擊的回彈力度現在感覺和剛拿到時一樣,沒有要報廢的跡象。謝謝。這十個用壞了我再找你做,當然,下次會付報酬。
扔完使用感想,苗可又立刻接著碼字,趁著對這個狗血故事的熱情正熾,要一氣呵成,熱情被打斷可是很容易坑的。
另一邊,姜沛看著苗可發來的文字,難得的有些驚訝,他做的產品他最清楚,雖然肯定不可能用不壞,但再怎麼高頻率敲擊,一個用上幾年也是沒問題的,十個就是幾十年,即使再算上時間造成的自然損耗,起碼十幾二十年不在話下,怎麼苗可發來的訊息他看著像是幾個月後就要再找他定製了呢?
錯覺吧?姜沛只能這麼想,雖然他知道苗可定製鍵盤是為了大量輸入文字,也略猜測過是哪方面的文字,但他的猜想中絕對不包括苗可正在乾的這件,也絕對沒有想過苗可的‘大量’是從上千萬字起算的。
現今還有聲帶正常的人用敲鍵盤的方式來長期寫每篇數十上百萬字的小說?傻瓜都會嘲笑其愚蠢,因為面對那樣多的文字工作量,哪怕是聲帶出了問題的人也會選擇治好聲帶後再進行語音輸入,畢竟私人語音輸入裝置的文字解讀率甚至比人耳都高。
就像姜沛無法理解苗可手速快過嘴速的二十三世紀異常狀況,苗可也無法理解那些用語音裝置輸入文字的人,說一天的話,不會說到頭暈嗎?就算設定完善的私人語音輸入裝置不要求音量,甚至含混在嘴裡的都可以,但她還是覺得發聲會扯動太多內臟,從舌頭一直到肚臍眼都不消停,而敲鍵盤只用動幾個關節就好了。
明顯前者累得多嘛。真不明白這個世界為什麼不再用鍵盤碼小說。
這個疑惑在她看到《廢物》下的一條評論時,更發展到代溝的地步。
那條評論問:貓姑娘都是在哪裡寫文的?看文裡學校的風格,我覺得很像取材於我常去的喬瓦大學,貓姑娘給個暗號吧,說不定你來取材時我們能碰上呢?天台滅鬼那一段你是在第一教學樓樓頂錄的吧?一定是的吧?那圍欄的描寫肯定是看著那些鏽巴巴的玩意念的,據我所知只有喬瓦大學還在用那麼破的東西!所以,貓姑娘,求見面!
對此條評論苗可的想法是:
首先,曾經她好歹江湖人稱貓大……好吧,其實叫小喵的更多,但貓姑娘……這人怎麼肯定自己是女的?算了,這不重要,反正當年取筆名的時候只是因為自家貓正對著盆子裡的晚餐魚叫得歡快,她就順手敲了其發音,這人沒抱怨自己的筆名莫名其妙——她曾經常遭遇這項投訴——就很好了。
重點是‘在哪裡寫文’是個什麼玩意?外出取材?她又不是富堅。網路小說難道不是對著電腦靠幻想嗎?敬業的收集資料字數比寫文字數都多,不敬業的連原著都不看就敢開同人。
苗可一直覺得寫網路小說的都是死宅,頂多是顯性宅和隱性宅的區別。但當她被評論勾出代溝感後,在網頁上找了找這個時代寫手們的活動,發現,兩個世界外帶兩百年的代溝,珠穆朗瑪峰都填不平啊。
私人語音輸入裝置,可以設定繫結模式,限制其只轉換唯一使用者的聲音,而將其他所有的聲音都過濾掉,這樣形成的文字就只有使用者說的話。這種模式讓使用者可以在任何環境下進行寫文工作,也使得越來越多的寫手更願意親身站到各個地方,一邊看,一邊用聲音描述,之後稍加整理——主要是刪去與文無關的和他人的說話——就成文上傳。
旅遊寫文兩不耽誤,要說有什麼不好的,就是文章的口語化越來越嚴重,但大家都習慣了。
即使是某些科幻類故事,也通常會以某個實景為模板再加以改編,而故事中的人物活動通常也都有實際原型,或者還有人會進行電腦建模。
好處是,細節上非常真實,而壞處是,苗可囧囧有神地覺得自己和他們在做的大概不是一種事情。
微茫上某篇名為《死亡迷宮》的文,作者在文字之外,還上傳了一個三維配圖,圖原創,也是收費的。圖的收費模式苗可還不清楚,反正這張圖比《死亡迷宮》的任何一章價格都高得多,苗可付費開啟後,當場就被震住了。
那是這篇文的地形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