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於犯顏直諫。可惜英年早逝,居相位八年,剛過不惑就病逝了。當時的皇帝,當今聖上的父親——仁孝帝趙堰對這位肱股之臣追思不已,欽題了“忠正端直”四個字,刻在牌坊上頭。
花照白生前極為清廉,自做他的宰相,未曾提攜任何親族。花府也仍舊是武術世家花府,花家子弟練自個兒的功夫,經營自家的田產,未曾有任何一人請託入朝。花照白死後,花家唯一的收穫是擴大了墓園,搭起了牌坊。當年仁孝帝遣人來頒題詞的聖旨,問時任家主的花照夜有什麼要求,花大俠只說了一句:“但求大哥地下安息。”據說皇帝聽了這句回話,中宵不寐,慨嘆良久。
“忠直宰相”生平事蹟,子釋兄妹三人是聽熟了的。他們的父親李彥成入朝的時候,花照白死了不到三十年,乃是李大學士生平偶像之一。
九月初決定在牌坊底下搭粥棚,子周曾經提出來這樣是否冒犯先賢。子釋道:“花相一生忠君愛民,地下有知,定感欣慰。”花家老二花有信一拍大腿:“子釋你這話和老太爺一個意思呢。”——花照夜年近八十,身板仍舊硬朗得很。
幫忙放了兩天粥,不停的回答難民們各種問題,子釋注意到人們急需尋人、問路、防疫等方面的資訊。尋思半日,把自己的方案拿出來和花有時花大俠商量。
花大俠十分歡迎且佩服子釋的建議,但是對於其中涉及收費的兩項內容,堅決不同意。
“施恩圖報,已有市恩之嫌。奇貨可居,更是趁人之危。咱們不能這樣做。”花家子弟都念過書,會上綱上線。此語一出,眾人深覺有理,連連點頭。本為行善積德,又是力所能及,居然伸手管人家要錢,這也太丟人了。
一圈人只有長生不為所動。他並不知道李子釋的道理在哪兒,只是一來不像子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