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92部分

沒事了……睡吧……”哄了足有一刻鐘,床上之人才重新入眠,王爺的聲音也漸漸低微,歸於寂靜。站直身,又低頭立著,默默看了一會兒。

文章二人跟著靖北王出了臥室,震撼之中猶不忘小心帶上房門。

忽聽王爺道:“你們少爺——我扣下了。他不可能再回西京,你二人有何打算?”

“啊!”

“兩國交戰,不斬來使。不管議和議得怎樣,使團其他人,都會放回去。你倆是蜀州本地人,我不強留。”

“這……”李文腦中若干念頭閃過,道,“王爺,實不相瞞……我們少爺不過被皇上和太師臨時抓差,做了這個議和正使。論身份,不屬皇室宗親,論地位,絕非朝綱重臣。王爺扣下少爺為質,徒然損了名聲,怕沒什麼用……”

長生一笑:“難為你還為我名聲著想……”

“小人唐突,王爺恕罪。”

這時李章硬梆梆介面:“以人為質,必有所劫。敢問王爺,要怎樣才能贖回我家少爺呢?”

聽他這麼說,長生神色一冷:“你們錦夏朝廷要求和,只派個二品尚書僕射上門,我信不過。我打算……我打算叫我的軍師跟使團去西京見見你們皇帝,帶一封蓋著皇帝玉璽的議和誓書回來。你倆若回去,不妨跟你們二少爺說,叫他負責將誓書,還有我的軍師安然送歸,我再考慮放不放還他的大哥……”眼神微斂,銳利如刀,“還有……那位傅大人……本王同樣歡迎之至……”

李文李章只覺一股冷風從骨頭縫鑽過,頓時懂了:這哪裡是拿少爺當人質,明明是要當誘餌啊。

眼前情勢,實在是超乎尋常的複雜詭異。少爺自己是什麼意思?這場和談將如何收場?靖北王到底懷有什麼企圖?朝廷又該怎生應對?……忠毅伯蘭臺令李免李大人的兩位貼身長隨,不負李氏文章之名,閱歷見識遠遠強過一般僕從,想問題自然想得多一點。雖然到目前為止,一個也還沒想明白。

“現在定不下來不要緊,回頭想好了告訴我。”

李文李章反應過來,這一回王爺問的,與少爺無關,是自己二人的打算。

從初次見面到現在,明知道對方是仇人,是敵人,卻始終很難產生真正的恨意。幾番交道打下來,直到這一刻,才猛然驚覺:靖北王的說話方式,跟自家少爺相比,簡直神似啊神似!

永乾六年(天佑九年)六月十九,華榮皇帝詔書送達蜀州仙閬鎮靖北王營中。

詔曰:“夏祚衰微,率土分崩。苛政煩苦,官吏侵暴。生民之命,幾於泯滅。朕應天順民,受命踐祚。撥亂反正,恢拓宏業。登基六載以來,佈政明允,廣納賢良;垂惠萬民,施德天下。……

“然江山之外,猶有殊俗;悼彼蜀民,未蒙王化。是以命授三軍,龔行天罰。王者之師,有征無戰。以仁為本,以義治之。非欲窮兵黷武,實圖拯民危厄。奈何蜀州上下沆瀣,怙惡不悛。一意孤行,負隅頑抗。戕我太子,戮我勇士。此仇何報!此恨何極!……

“然三軍不可一日無帥,大業不可一朝中斷。靖北王天姿奇偉,英明忠肅。文韜武略,識鑑清通。屯田積糧,安時撫民於前;揮師討逆,開土拓疆於後。平靖內外,居功至顯;臨危受任,眾望所歸。今命其統領三軍,徵蜀事宜,悉聽裁決,然後奏聞。

“朕稟天賦隆恩,修寬恕之德。但使九州同一,萬邦協和。特諭靖北王先惠後誅,好生惡殺。明辨忠奸,優撫無辜。有去逆效順,棄暗投明者,驗等地遷賞……”

接罷皇帝詔書,莊軍師立刻跑去對這些天混得溜熟的錦夏使團副使大人說,我們皇上的全權委託書終於到了,你們正使大人的病也好了,咱們明天開始正式談判吧。

長生端著碗進屋。feifan

子釋靠在床頭,一封黃綾攤開擱腿上,赫然是白日裡剛剛送達的皇帝詔書。躺了好幾天,直到今晨才真正清醒。聽某人囉嗦大半日,最後遞過來這封東西。

一面看,一面不時蹙著眉頭想想,偶爾挑起嘴角無聲笑笑。長生站在當地,才覺得那是個冷笑,轉眼又似乎變作了欣慰。一顆心上下忐忑,偏不敢開口明問。

“子釋,歇會兒吧。這個……你嚐嚐看。”

剛要把碗遞過去,覺得有點不夠熱,又縮回來,雙手捧著。片刻工夫,一縷奶香隨著溫度升高四處飄散,馥郁濃甜,醇厚誘人。

子釋扭扭脖子,腦袋彷彿被牽引似的伸過來:“這是什麼?”

每次睡醒都發誓不再理他,卻總因為這樣那樣的原因又被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