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之前改編的鋼琴曲,等我再聽到君小姐彈奏的鋼琴曲的時候,我是極為驚愕的,因為除了開頭和結尾我聽不到一點的相似之處,聽君小姐說說,這首曲子的原主人已經過世,並且原曲和她彈奏的鋼琴曲有細微的差別,我非常的遺憾——因為這首曲子沒有更改名字的機會了。”
“雖然名字是《春江花月夜》,但如果你聽過了君小姐彈奏的版本,其實和名字沒什麼關係,這也是我遺憾曲子已經沒有改名的機會了,比起春江靜月圖,在我看來,這更像是一副疾風驟雨圖,當第一樂章的的時候我就已經預見了暴風雨即將來臨,但仍舊被暴風雨吹的東倒西歪,真的是每一個毛孔都在顫抖,當我聽撕心裂肺的重金屬的時候尚且沒有這種戰慄感,若非親耳所聽,你不會相信這會是從優雅著稱的鋼琴所發出的聲音。”
“……安小姐說這是她近些年聽過最棒的音樂會,我即便是沒有在現場,我也極為同意她的觀點,只聽錄音帶都是如此的震懾人心,更何況是現場演奏……她才僅僅出現在大眾視線半年就達成了如此的成就,現在拜了知名的音樂家厄蘭格先生為老師,不難想象將來一定會進步神速,我同樣期待著君小姐的個人音樂會,期待有一天能親耳聽到君小姐在大劇場演奏這首曲子……君小姐已經成為華夏賽區的冠軍,年後就要代表華夏去天才雲集的音樂之都和來自世界各地的音樂天才對決,不知道到時候君小姐又會帶給我們什麼樣的驚喜。”他們幾乎是同時把對君虞的稱呼改成了君小姐,而不是君虞,這代表著他們對她的認可,也代表著某種尊敬。幾乎是聽過這首曲子的人都難以否認她的音樂才華,尤其是在君虞確定了已經認厄蘭格先生為老師,被厄蘭格先生引薦給他在音樂圈的各位至交好友——例如那日的溫樂行,例如《樂》的主編安小姐。
安小姐在專欄中的對君虞的讚美,以及君虞完美的亮相在圈子裡流傳的出來的隻言片語已經確認她已經被圈子接納,初步看到了她將來在音樂圈的地位。
對於這樣的人物,尊敬認可是必須的。
她並不單單是歌手而已。
在這一片讚譽中,已經有人意識到了稱呼的改變代表了什麼,在主流音樂圈認可了她的音樂才華之後,她之後就算唱片撲街,那些雜誌恐怕也不會像對那些歌手一樣尖酸刻薄,評價由她所作曲的歌的時候也會慎之又慎。
這種尊敬和認可是如何的可遇而不可求,不知道多少人想得到,而君虞似乎就是演奏了一首曲子,就這麼輕而易舉的得到了。
這讓人羨慕嫉妒都覺得無力。
選擇在這個時候釋出新歌的歌手簡直是倒黴到家了。
前有沈瀟瀟的醜聞,後有對君虞的大肆追捧,他們想奪得版面簡直難之又難。
好不容易等沈瀟瀟的新聞熱度稍微減退,還不等他們有機會,銷量最高的一家報紙終於也反應過來了,在快連續一週的沈瀟瀟改成了君虞。
這代表著主流媒體終於改換了風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