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時候有劉湘主政。
在劉湘病死後,川軍形成由鄧錫侯、楊森、潘文華、劉文輝、王陵基五個上將爭雄的局面。
川軍內部的派系繁雜,防區制盛行,內戰打得激烈以致全國聞名。
但是當小日本子的狗蹄子踏入中國的時候,派系林立的川軍團結了起來,一致對外。
王亮起了一個頭:“在抗日戰爭中,川省承擔了全國百分之三十的財政稅收和百分之四十的抗戰兵力。借用李宗仁將軍曾經說過的一句話,‘八年抗日,川軍之功,殊不可沒’。”
抗日戰爭打了整整八年時間,共有四十萬川軍出川抗戰。
他們轉戰於祖國的大江南北,幾乎參加了抗戰中的所有的大型戰役。
數十萬川軍將士戰死於沙場,魂斷他鄉。
其實有一個想法在王亮心中已經萌生很久了,就是等這部越戰題材的電影拍完後下一步電影就拍拍抗戰。
主角就是川軍。
讓中國人民們看看,姥姥不疼,舅舅不愛。
裝備、補給乃至醫療條件比中央軍和其他地方實力派軍隊要差得多的這支川軍在國家面臨侵略的時候是怎麼做的。
王亮講述道:“說起川軍出川啊,得從盧溝橋事變爆發的時候說起,當時擔任軍政部長的何應欽正奉命在川康整軍,計劃是裁減川軍。。。。。。”
一是為了避免嫡系部隊被裁減,二是為抗日救國的民族大計。
川軍主帥劉湘主動致電常凱申請纓出川殺敵。
一九三七年七月底,國民政府在南京籌備召開國防會議。
會上各方在主戰主和的問題上猶豫不決,這個時候,劉湘站起來了。
他做了一個近兩小時的發言。
發言中,他明確反對常凱申以消滅地方勢力為目的的‘攘外必先安內’政策,公開宣佈:“要抗戰才能救亡圖存,才能深得民心;要攘外才能安內……抗戰,川可出兵三十萬,供給壯丁五百萬,供給糧食若千萬石……川所有人力財力,均可貢獻於國家。”
王亮閉上眼睛,回想著當時身體已經抱恙的劉湘說這番話時的情形。
一九三七年,王亮在守盧溝橋。
當然沒有資格去參加國防會議。
但在後來,王亮見過劉湘將軍,並同他有過一次不短的交流。
王亮也曾在當時的國防部查閱過一九三七年那次國防會議的詳細記錄。
由此,不難聯想出劉湘將軍發言時的情形。
神龜雖壽,猶有竟時。
蛇乘霧,終為土灰。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盈縮之期,不但在天。
養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當年曹操的雄心壯志是完成全國統一。
而時年四十九劉湘,是為了驅逐日寇,維護國家的獨立和主權完整。
一九三七年九月一日,劉湘率部出川抗戰。
王亮道:“當時劉湘將軍的部下們都勸身體抱恙的劉湘不必親自出徵,留在家即可。劉湘將軍是這樣回應的:‘過去打了多年內戰,臉面上不甚光彩,今天為國效命,如何可以在後方苟安!’”
這便是一個有血有肉的歷史人物。
當年,他也圍剿過紅軍。
但他更是一個有著民族自尊的中國人。
為調川軍出川作戰,劉湘召集高階幕僚在一起籌商多日,決定將川軍編成兩個集團軍參戰。
第二十二集團軍,司令鄧錫侯、副司令孫震,轄41、45、47三個軍。
第二十三集團軍,司令由劉湘自兼,以唐式遵為副司令,轄21、23兩個軍和三個獨立旅。
“需要補充的一點是第二十二集團軍並非劉湘嫡系部隊,他親自兼任司令的第二十三集團軍才是嫡系。”王亮道。
之所以介紹的如此詳細,王亮是避免網友們對一個歷史人物過份的臉譜化。
人無完人。
亦正亦邪。
非嫡系的二十二集團軍的命運是悲慘的。
在編組完畢後,徒步從川至陝,後又由火車運往豫省,渡過黃河進入晉省。
在太原參加娘子關保衛血戰。
一九三八年初,第二十二集團軍奉令開赴魯省,調歸第五戰區指揮管轄。
“徐州會戰初期,在著名的滕縣保衛戰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