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豐的下一站是亞齊。
他不去緬甸了。
雖然緬甸國王也同樣在仰光為他修築了皇城,並且耗費巨資修建了行宮,甚至也給他建起了一座宏偉的聖祠,知道他不喜歡看見光頭,還把仰光的寺廟全遷移到了其他地方,哪怕沒法遷走的也把光頭們送走,然後在寺廟高塔上裝了日月徽,這對於一個佛教國家來說的確已經算是足夠委曲求全了,但依然沒能彌補皇帝陛下對他們當年出賣桂昭王的介懷。
後者就是永曆。
大明是不承認崇禎之後那些皇帝的,無論弘光,隆武,永曆都恢復原本的封爵,永曆是桂王,昭字是他的諡號,所以加起來自然也就是桂昭王了,而且他的後代也已經找到,並且重新繼承了桂王封爵,但在楊豐登基之後被降為公爵了。
實際上緬甸當年出賣永曆這個問題,確實也一直讓緬甸國王提心吊膽。
他這時候在楊豐面前就跟待宰的羔羊一樣,楊豐真要算秋後賬,他是沒有任何反抗能力,雖然楊豐說過不再追究,但這伴君如伴虎的,誰知道他哪天心情不好,再重新把這茬兒提起來?而且衡陽公也就是永曆的重孫子,也一直沒斷了要求報仇,這位可是公爵,也就比緬甸國王的郡王爵位低一級,在新設立的貴族院還是議員,也是頗有影響力的。所以在知道楊豐不去緬甸後,緬甸國王也是嚇得倆腿發軟,好在聽說了汶萊國王的事蹟,他也趕緊開始給楊豐修銅像,據說還要修一座高達八丈的超越汶萊,以此表明他對皇帝陛下的一副赤膽忠心。
另外他又趕緊跑到駐緬甸總理大臣那裡,以支援朝廷大軍追擊奴逆餘孽的名義,捐獻了五百萬龍元。
甚至還派人跑衡陽去給衡陽公又送了五十萬。
當然,這都不關楊豐的事。
皇帝陛下不去緬甸只是因為他不順路而已,他的路線是從班達亞齊向西去錫蘭,然後從錫蘭再沿著印度東邊北上嚇唬一下印度半島的王公們,讓他們清醒一下自己的立場,別不知死活地摻和他跟巴哈杜爾沙的衝突。
實際上不用他提醒。
這都是肯定的。
以印度教徒為主的半島上那幫王公們,這時候都巴不得巴哈杜爾沙被他搞死,然後大家快快樂樂給這傢伙分屍呢!
所以楊豐這一次不去緬甸真得沒有什麼特殊含義。
他真得就只是不順路而已。
“亞齊?”
他坐在遊艇甲板上,一臉冷笑地看著這座城市。
亞齊是南洋唯二一個還存在的蘇丹國,還有另外一個是蘇祿的蘇丹國,這兩個蘇丹儘管都臣服於大明,但卻堅守自己信仰,沒有像汶萊蘇丹那樣毅然決然捧起聖諭書,所以理論上他們並沒有封爵,只是土著部落酋長性質。當然他們也都還算老實,沒有像柔佛蘇丹那樣參與叛亂最終身死國滅,也沒有像萬丹蘇丹一樣治國無方,導致境內出現叛亂,結果因罪被貶為庶民。比如亞齊蘇丹,對於大明那些商人,也同樣和那些屬國一樣給予各種特權,他也知道不這樣做就該死路一條了,甚至在班達亞齊同樣也設有一座明軍基地,只是沒有駐亞齊大臣。
由駐班達亞齊的明軍指揮官負責處理這裡的事務。
包括皇城和行宮這裡也有。
但問題是這裡也有楊皇帝非常不喜歡看到的東西。
“這眼裡還有沒有朕了?”
他一臉陰沉地看著遠處那座宏偉的白色廟宇說道。
好吧,那是穆大鬍子的。
身旁的楊忠立刻叫過侍衛用無線電通知護衛楊豐的南洋艦隊提督陳瀚,後者乘坐的無敵號巡洋艦迅速上前,緊接著放下小艇把提督送過來,不過他上船的時候楊皇帝已經很不爽地回船艙裡了。陳瀚戰戰兢兢地向楊忠諮詢清楚到底是怎麼回事之後,立刻以最快速度返回無敵號,然後這艘四千噸排水量的無防護巡洋艦上迅速發出命令,連同隨行在內一共六艘同級艦在海面擺出作戰陣型,十二門八十斤或者重新分類的五寸炮,六十門同樣重新分類的四寸炮,全部以最快速度瞄準了那座寺廟。
好吧,既然皇上不喜歡看到這東西那就轟平好了。
然而岸上卻炸了窩。
就在陳瀚準備炮擊這座寺廟的時候,同樣的命令也用無線電發給了岸上的亞齊駐屯軍指揮使林棟。
雖然很清楚,清除寺廟極易引起亞齊民變,但林棟還是沒有別的選擇,這種時候皇上的心情就是第一位的,別說僅僅摧毀是一座寺廟了,為了皇上的心情哪怕讓他殺光班達亞齊所有人,那也就只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