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方的可信性,拉近距離,暗示自己年齡比較大,可以給出‘成年人’的成熟建議。
在漆黑一片的環境裡,姜綺對著一部電腦,費盡唇舌,才將黎永逸的情緒穩定下來。
沒經受過校園欺凌的人,是很難想象小孩能那麼壞的。
打架原因可能只是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多吃了一隻雞腿,最常見的則是爭風呷醋,妹子們都背後有人,猶如喜歡戰爭的禍水,指使著男孩子動手。越差的學校,欺凌越明顯,越好的學校,忙著學習,欺凌就可能從暴力轉化為冷漠。
黎永逸被欺負的原因有兩個,單親家庭,長得清秀。
異類。
姜綺從沒想過,有一天,自己一本正經的胡說八道以及忽悠技能,會用在說服一個想死的少年身上。
她絞盡腦汁,從世界有多美麗,說到以後的夢想,年少的黎永逸卻對夢想沒有概念:‘想做的事情?不知道,不想做的倒是有……不想去上學。’
‘你既然選擇在海角社群發貼,那你應該挺喜歡上網的吧?’
‘嗯……’
姜綺破斧沉舟,搞什麼常規的‘多做運動會開心點’、‘樂觀做人’以及‘積極面對人生’,對一個被欺凌的孩子來說有個屁用?她話鋒一轉:‘對啊,網路能夠將自己藏在網線後面,想做什麼都可以,其實上網除了打打小遊戲,還有很多事情可以做。’
這時代的網路還處於一種原生態的情況,她回憶一下,又道:‘你有沒有想過在網路直播自己的遭遇?如果你能成功引起注意,再留下證據,即使老師想不管也不行,輿論會幫你解決這個問題,但首要的是,你要引起網友的注意。’
‘網路不是虛擬的嗎?’
光看文字,都感受得到黎永逸的困惑不安。
因為姜綺給他指的一條路,絕大部份人都無法理解,但她相信他有這個天賦一一如果說網際網路上的營銷炒作,他比她這個站在巨人肩上的姐姐優秀敏銳多了。
她相信他做得到。
‘網線背後,都是活人,而且你要是就這麼死了,誰會同情你?身邊大人們不信你遇到了這樣的事,覺得你自己做人處事有問題,ok,既然你單人匹馬無法報仇,那就用一盞廣場燈讓他們成為所有人的焦點。’
說到這裡,姜綺的話語已經從心靈雞湯轉為了戰略壓縮餅乾。
很多求死的人,之所以在社交網路上說出來,就是因為現實生活裡無人可以信賴,尋求最後一處的幫助,或者等待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黎永逸亦不例外。
‘我明白了。謝謝你。’
這時候,二人已經進行了整整兩個小時的對話。
‘真的謝謝你,但你為什麼願意花那麼多時間跟我說話?’
姜綺唇角一彎:‘你說網路是虛擬的,那我就是你在網上遇見的,第一份善意啊。’
這句話剛發出去,電腦便開始沙化,化為細若纖塵的光粒,消失在黑暗中。
惡很簡單,恨也不難,困難的是,遭遇不幸,面對黑暗汙穢,心裡還有著柔軟明亮的一面。
身邊又恢復一片黑暗,三秒過去,場景轉換。
這回是一位女孩的房間。
之所以性別感如此強烈,放眼過去,床單是粉紅蕾絲,書桌被漆成粉紅,滿滿都是少女心。惟一怪異的是,角色放置著一堆支離破碎的動物布偶,破囗不齊,暴露出裡頭的棉花,能夠想象它們的主人在破壞的時候情緒有多激烈。
仔細一看,甜美的書桌上亦滿是利器劃痕。
有了第一次經驗,姜綺大體明白千機盒的意思,她等待著‘劇情’上演,不知道這回會是怎麼樣的人。
就在她好奇著的時候,門被一腳踹開,掛在門板上的可愛吊牌跟著晃了晃。
一個三十多的女人走進來一一姜綺猜不出她的真實年齡,她的妝容描得精細,頗具風韻,也模糊了年齡感。她的視線先投向角落的布偶,眉一挑,衝至書桌前,保養得宜的手撫摸著滿布劃痕的表面。
緩慢而憤怒。
倏地,外面響起一陣乒乒乓乓的腳步聲。
“媽,你又翻我房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