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和巴龍前往古土裡偵查,來的時候路過偵察過,現在史密斯到了之後肯定會增強那裡的防禦。
許亮想知道史密斯把古土裡增強到了何種地步,也好報告軍指揮部,讓他們提前做好準備。
約翰·帕特里奇看過橋毀程度之後很快就有了辦法,史密斯知道後立即向東京要鋼結構車撤橋元件,為了幫助陸戰一師撤離,麥克阿瑟親自向日本施壓,讓他們連夜趕製,但也要兩天才能送到古土裡,這時間已經是極限。
聽說至少要兩天,史密斯回到古土裡就立即開始佈置防禦,還是美國人最喜歡用的環形陣地。
最外面的據止防線本來只有三道鐵網,史密斯又讓加了三道,變成了六道,六道鐵網上掛滿了牽絆照明彈,後面是一百五十米縱深的防步兵雷場,然後就是一線步兵防禦戰壕。
美國軍隊一般不會在地面直接修建掩體,他們喜歡挖散兵坑、戰壕和坑道,這樣的防禦比在地面修建掩體生存機率更高。
因為面對衝鋒的敵軍在戰壕和散兵坑裡的人暴露面積最小,可衝鋒的人卻是完全暴露在他們的槍口下,這是長津湖地區的柳潭裡,新興裡,下碣隅裡我軍進攻時候總是傷亡很大的一大原因。
因為地形原因,很多時候我軍都是俯衝,這樣躲在戰壕和坑道中的美軍看我軍戰士是一個人,而我軍戰士看到的敵軍只一個或者半個頭,最多也就是少半個身子,很明顯優勢就出來了。
第三層就是用坦克和汽車圍起來裝甲陣地,他們隨時都可以支援一線戰壕。
第四層是遊動炮車,這種高射機炮有時候對我軍威脅比坦克還要大,環形陣地的中心位置是榴彈炮陣地和指揮部,如此佈置可以充分發揮火力,基本不會有火力空白區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