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47章 顛倒黑白

難言之隱。至正帝眉頭一皺,不耐煩地一指:“快說!”

金九齡苦笑道:“臣厚待武當派,全因得到皇上秘傳口令,言稱武當張三丰壽足百歲,乃當世活神仙,不得惡了他,讓臣不得在武當山放肆……臣當時微覺不妥,只是全沒深想……怕是紅巾逆賊得了訊息,假傳聖上口諭。”

至正帝心中有數,張無憚或是明教中人若能提前得到訊息,那簡直神了,何況他們要出手,直接攔截金九齡一行豈不更好?會假傳口諭,更像是朝廷中人的思考迴路,此乃密令,金九齡又不可能專門跑來向他考證,今日能說開,也是老天助他。

何況……七王爺以此證明金九齡有了貳心,至正帝自然而然會疏遠此人,沒了六扇門總捕,他就被人蒙上了雙眼、堵住了耳朵。他不信重金九齡了,手中的差事要轉給另一人,那人自然當是七王爺了。

至正帝想得更深一些,不僅是金九齡,他疏遠汝陽王一系,也皆因七王爺起,是七王爺提供了詳備的證據鏈,使得他深信不疑,捨棄了這兩員大將,其中王保保已被紅巾教生擒,如今生死不明,汝陽王則被關押在天牢中。

他慢聲道:“若我讓你證明汝陽王的清白,你當如何?”

至正帝此時滿心煩亂,才有這一問,本不指望金九齡的回答,卻不料他立刻道:“不敢欺瞞皇上,臣以己及人,覺得汝陽王一案也有蹊蹺,便自作主張,趁著張無憚前往華山時,潛入紅巾教中。其時世子被嚴密看管著,臣不敢妄動,倒是拼死救出了紹敏郡主。”

其實那次他是跟張無憚暗通曲款去了,不過話是人說得嘛。金九齡也是昨天才知道,張無憚找人偽裝好後,從紅巾教總部擄走了趙敏,嚴密關押起來——至於為什麼這麼做,他當時還沒有考慮好,不過這人挖坑設套從來只嫌多不嫌少,坑到誰都是賺的,如今也派上了用場。

見至正帝果真前傾了身子,金九齡謹慎道:“臣擔心訊息走漏,未曾以真面目示人,又將郡主娘娘奉養在外地,近日才運送至大都城郊……”

至正帝一驚,忙道:“此言當真?”

金九齡道:“臣未敢私自審問郡主娘娘,對汝陽王府清白如否,不敢斷言。”

至正帝在心中不滿他擅自行事的怒火消了大半,仔細一琢磨,反倒覺得金九齡這事兒做得雖大膽,可也沒失了分寸,看來他被冷落這半年,真是長進了不少。

他便道:“許你秘密將紹敏郡主帶入宮中,不許驚動任何人,可有把握?”就算七王爺有意構陷,展現出來的證據也無可辯駁,他倒想聽聽趙敏如何解釋其中種種疑團。

金九齡稍一猶豫,還是道:“臣願意勉力一試。”

“張無憚如今就在大都城內,同行的還有他的胞弟張無忌、華山令狐沖,你行事還當避開他們。”至正帝道。張無憚三人入城是經過精心偽裝的,可此地到底是元廷大本營,何況至正帝早就在防備刺客來襲,在京中佈滿了眼線,對他們的行蹤知道得一清二楚。

他說罷,見金九齡怔了一下,緩和語氣道:“此事怕是難為你了,只是事到如今,朕唯一能信任的也只有愛卿了。”可信的到底是金九齡還是七王爺,他心中仍然存疑,還當聽過趙敏的口供後再做決定。

金九齡為難半天,咬咬牙還是應了,告退出去。

——————————————————————————————————————

金九齡出了宮,若無其事回了府上,待到深夜方才黑衣蒙面,避開監視的眼線,前往西郊一株柳樹下。

待趕到地方,發現一個佝僂老頭早早就等在樹下了。金九齡飛身過去,低聲道:“皇帝信了大半我的說辭,明日我就要帶著趙敏入宮……能成嗎?”

他沒有提至正帝知道他們三人行蹤之事,張無憚若是不知道行蹤早就暴露了,怎麼會另外同他改約地點還精心偽裝呢?

那老頭笑道:“不能成嗎?趙敏就算覺察到有蹊蹺,她也不會放過當面向皇帝表述忠心的機會,這是汝陽王府唯一能抓住的救命稻草了。何況我的諸多工作做得很到位,她只消將苦頭陀的真實身份是明教光明右使範遙一事說出來,皇帝徹查後就會相信的。”

範遙二十多年前就易容改面臥底汝陽王府,這是鐵一般的事實,而張無憚坑汝陽王府大多借助了範遙不假,現在他只需要用這一事實證明一個錯誤的結論,動搖至正帝對七王爺的信任。

金九齡讚歎道:“韃子皇帝只想著,我被誣陷了,他只好倚重七王爺,卻沒有想到咱們——您反其道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