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都已準備到位,連作為飛機核心部位的發動機都被製造出來了,顧舒晗沒有料到,居然會在別的地方出了岔子。
當然,航空器製造業在國內目前還處於空白階段,別說是飛機了,就連飛艇,都沒有人制造過,顧舒晗已經做好了失敗的準備,並沒有打算一次性成功。即使理論體系完備,在實驗室那樣理想的條件下,實驗都會有失敗的可能,製造業自然也是如此。
原先他們能夠在顧舒晗的指導下製造出汽車,是因為國內外已經有了這個玩意兒。而飛機……他們對於這個玩意兒,一片茫然,即使顧舒晗將製造要領告訴了他們,他們也不能夠很好的理解。
無法精確的把握機身上每一個部件的位置;由於條件所限,用某些材料代替了顧舒晗所說的材料,卻無法達到效果;大到飛機構造,小到零部件的質量,每一項,都需要顧舒晗花費很大的功夫去矯正。
按照技術含量來說,超微型無人撲翼機的技術顯然遠遠比活塞式螺旋槳發動機要複雜,但負責研製超微型無人撲翼機的人員,都是目前國內最為尖端的人才,他們從顧舒晗這兒取了經,在理解了之後,自己又經過無數次的親身試驗,這才製造出了超微型無人撲翼機。作為飛機核心部位的發動機,顧舒晗也是大了大功夫,找來了高科技人才,與他們一起努力了很久,才把發動機成功製造出來的。
最關鍵的技術難點解決了,然而,其他方面卻跟不上了。在新誕生的飛機制造廠、零部件生產廠、航空材料製造廠中工作的大部分人員,並沒有這樣高的專業素質。
這也可以理解,人才畢竟是有限的。顧氏飛機制造廠需要的人較多,底下的人員難免良莠不齊,這些人本身沒有接受過系統的知識,不具備那些尖端人才那樣強大的知識吸收能力,許多工人甚至連力學是什麼都不知道,更別提讓他們理解顧舒晗所說的起飛原理,以及每一個部件的作用、位置和要求了。
顧舒晗知道,如果把負責生產超微型無人撲翼機以及活塞式螺旋槳發動機的那批人調來,上手肯定會比目前這批人要快,可是,這樣拆東牆補西牆,沒有任何意義,會造成他們的本職工作沒有人能做,到最後,甚至可能一事無成。
在經過短暫的思考後,顧舒晗找上了柏煜,與他討論從b大理學院招一批學生來幹活的可能性。這個時候,能夠上大學的都是有真才實學的,由於國情,學校對於學生的能力非常看重,因此,在理工學院,純粹的書呆子很少,學生們大都會嘗試著將理論和實際結合在一起。對於顧舒晗來說,如果能夠招到這樣一批人為他幹活,無疑是解決問題的最佳方法。畢竟基礎底子擺在那兒,哪怕他們缺乏經驗,缺乏理論知識,學習的速度都會比顧氏工廠現在手下這批人要快得多。
柏煜聽了顧舒晗的想法之後,表示贊成,並且對於顧舒晗現在遇到事情習慣找他商量,感到欣喜。他在b市本就人脈廣博,去留洋之前,本身就是在b大讀的書,因此,b大可以算是他的母校,他與校長及許多老師都打過交道,因此,為顧舒晗穿針引線,完全不成問題。
b大的校長是一位知識淵博的老人,經歷過人生起伏,見證過社會動盪,一雙深邃的眼中,滿是沉澱的智慧與滄桑。面對得意門生的請求,他微微一笑,說道:“讓顧小姐來校招人自然沒有問題,不過,我有個不情之請,希望顧小姐能夠來我們b大做一次講座,將她的創業經驗,分享給我們的學生。”
這個請求並不算過分,目前,社會上很重視教學這一塊。越是身處於艱難困苦的環境中,人們便越是明白知識的重要性。許多成名的大家們都會來往於各地做巡迴演講,將他們總結出來的知識與經驗分享給學子們,他們的這些經驗,能夠很大程度上幫助年輕的學子們少走彎路,並給他們以啟發。同時,在與這批社會未來的中堅力量的交流中,他們自身也能夠有一定的受益。
作為公認的年輕一代中最為優秀的實業家,不少理工學子嚮往和崇拜的物件,顧舒晗至今為止卻沒有做過一次演講。諸多工廠實在讓她分-身乏術,最早誕生的那批廠子倒也罷了,已經有了一定的經驗,形成了自己的理論體系,不需要她時時盯著,可新近開創的廠子,那些高科技產業都離不開她的引導,顧舒晗一度忙得腳不沾地。
不過,顧舒晗也意識到了培養人才的重要性,她手下的工廠規模越大,涉及的產業越多,她就越是能夠清晰地感覺到,僅僅靠她一個人,或是那麼幾個人,是無法撐起一條產業的。如果她想要真正的將航空製造業引入華國,那麼,她當前最需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