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舒晗的話語很簡短,沒有煽動人心的言辭在裡面,與她在工廠中為了激勵眾人所做的演講可謂天壤之別,可偏偏她周身縈繞著一種氛圍,讓人不由自主地去傾聽她的話,並隨著她的話而思考。
現如今,幾乎所有人都推崇“先進文化”,以摒棄舊文化為榮,顧舒晗所說的這些話,對於他們而言,可謂是一種全新的想法。不,或許也有其他人說過類似的話,只是那些人分量不夠,便被他們忽視了。
在摸索著前進的過程中,他們雖知要不受人欺辱便要進步,要發展,但對於前路怎麼走,他們大多還是茫然的,沒有一個成熟的方案。顧舒晗的年紀雖輕,經歷的事卻比他們都多,且她身上自有一種令人信服的氣質。
在場的許多人瞭解了她的親身經歷,又聽了她的言行,內心深處都受到了觸動。
顧舒晗的言行並非是憑空捏造而來,事實擺在眼前,她又說得情真意切,句句在理,他們自然無法忽視。
禮堂中,大半的學生都陷入了沉思。
角落處,年邁的校長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一名前來聽顧舒晗演講的年輕老師偶然間瞥見了校長,頓時一驚,正要叫人,卻見校長對著他比了個噤聲的手勢。年輕的老師會意地點了點頭,將聲音壓到最低,對校長說:“您不過去跟他們說幾句?”他朝著顧舒晗的方向比了比。
校長搖了搖頭:“讓他們自己思考吧,我就不打擾他們了。”
他也未曾料到,顧舒晗的演講會平白生出這麼些波折來,他原本是打算在局面徹底失控之前站出來維持秩序的,沒想到,顧舒晗竟三言兩語就平定了一場風波,她在那些年輕的,比她略小或與她同齡的學生心目中,竟然有如此地位,實在是出乎校長的預料。
讓校長更沒有想到的是,在平定了風波之後,她竟還能夠引著學子們去思考,去質疑當今的社會風氣,而不是一味的隨波逐流。這很好,作為校長,他致力於營造的,正是一種自由的學術氛圍,思想的多元化,無疑會對學校產生積極的影響,而這種影響最終也必然會作用到社會上。
本以為顧舒晗能夠帶給他們的最大驚喜就是她的研究成果與學術知識,沒想到,今日竟還有這樣的意外收穫。
校長靜靜地看著顧舒晗,沉思了片刻。若是能多於顧舒晗這樣的人接觸,對於學生們來說,好處自然不必多說。從見到顧舒晗起,他心中就一直有一個想法,如今,這個想法愈發強烈。只是不知道,顧舒晗究竟會不會答應。
轉眼間,三個小時已經過去,b大之行亦將結束。顧舒晗沒有與b大的學生討論社會風氣深層次的問題,卻成功的在許多學生的心中種下了一枚疑問的種子。
當然,有贊同她的,就有反對她的。許多人面對從未接觸過的新事物,第一反應就是牴觸。面對部分人的質疑,顧舒晗也不氣惱,時間終究會證明一切。
在事實面前,許多理論,都是殘白的;同樣,在實事沒有出來之前,她也不指望能夠讓所有的人都信服她。
在秘書的再三催促之下,顧舒晗終於離開了b大的禮堂,準備去b市各大工廠組織的會議,卻在b大的門口,看到了b大的校長。
這位老人為國家的奮起奮鬥了一生,如今,將希望都寄託在了年輕人的身上。他無兒無女,幾乎把b大當作自己的孩子,他誠懇地請顧舒晗擔任b大的客座教授。他也知道顧舒晗平日裡事務繁忙,故不強求顧舒晗長期在b大授課,只希望顧舒晗閒暇時能夠來b大,與b大的學子們做些交流,一則可以啟發學生的思維,讓學生們從顧舒晗的身上汲取成功的經驗,二則便於顧氏工廠吸納人才,三則校內部分學生解決了工作崗位之事,可謂一舉多得。
顧舒晗在仔細考慮之後,沒有拒絕。
早在決議來b大的時候,她就已經意識到,縱然她有著遠超這個時代的技術,有著先進的思想,但想要振興一個邦國,僅憑著她自己,是遠遠不夠的。
有些事,是必不可少的,縱然再忙,也必須做,且必須由她來做。
b大理工科頗負盛名,與b大合作,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思量過後,顧舒晗當晚回去便整理了許多關於機械、施工、無線電、航空航天理論及空氣動力學等等有關的學術資料,交給b大的教授,由b大的教授消化吸收了,再教給學生們。有不懂之處,b大的教授們紛紛虛心地向顧舒晗請教,除了個別心高氣傲的,顧舒晗與b大大部分理工學院的教授都打過交道。得到了顧舒晗的資料後,b大的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