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收到蒙古人送來的加急信件!”
帳外,一個小兵聲音洪亮地道。
主將展顏一笑,對副將道:“看來,我們等待已久的時機,到了。”他一邊說,一邊往外走。
副將則有些摸不清頭腦,還什麼都不知道呢,怎麼就能確定他們等待的時機到了?話雖如此,他卻沒有問出口。他擅長調兵遣將,這些戰略謀劃之事,實非他所長。
如今將軍時常把他帶在身邊,就是準備好好栽培他。雖說他現在開口,將軍一定不會拒絕回答,但他卻不能夠這麼沒眼色,什麼問題都拿來麻煩將軍。既然他不明白,那就多聽,多看,多想好了,什麼都要靠別人分析給他聽,他很難獲得真正的進益。
主將所料不錯,蒙古人送來的果然是一封求援信件。這封求援書信與最初的那封截然不同。
如果說蒙古人的第一封求援信中還帶著些矜持,帶著些驕傲,以一國自詡的話,那麼這封信件,就可謂是謙卑到了骨子裡。也是,連命都快沒了,族群都快滅了,這個時候,如果還端著架子的話,除非是他們不想活了。
蒙古人大約也知道,如果他們再立場不明、與華國人含糊不清,華國是絕對不會出兵幫助他們的。華國人拖得起,他們卻拖不起,每拖一天,他們的損失都是難以量計的,因此,在這第二封求援信中,蒙古部落聯盟首領將姿態放到最低,明確表示,在過去的百年中,蒙古人與華國人之間一直保持著良好的關係,因為前華國政府的無能,他們為了求存,才不得不脫離華國政府自治,可是,他們在情感上與華國人還是很親近的,一直把華國人看作自己人。如今的華國政府大有作為,蒙古願迴歸華國政府的管治之下,請華國方面看在同胞之誼的份上,派兵幫他們一起抵禦俄國人。
雖然知道蒙古人對華國的歸屬感還是不強,不過是迫於局勢才做出這等選擇,不過,也足夠了。收復蒙古之事,不能指望一蹴而就。目前這個結果,已經達到了他們的預期。
傳令官一路小跑著過來,對主將彙報:“空軍隊伍已經集結完畢,隨時可以行動。”
這次的作戰計劃,雖說是以陸軍為主,但由於空軍才剛剛誕生,華國軍部打算趁著這個機會,讓空軍與陸軍一起在實戰中相互配合一把,培養培養彼此之間的默契。再加上空軍剛從日本打完勝仗回來,正是士氣高漲的時候,他們的出場,想必也能為陸軍部帶來很多便利,並減少陸軍部的傷亡。
開戰的第二日,對於蒙古人來說,依舊是充滿血色的一天,在這一天中,他們重複著第一天的過程,殺紅了眼,卻連線近俄軍都做不到,就倒在了半途中。即便如此,他們依然像飛蛾撲火一般,前仆後繼地衝上去。
戰術、戰略那是部落首領需要考慮的事,對於這些普通的戰士們來說,他們的願望很樸素,也很簡單,他們拼盡全力,也要保衛他們的家園,將這群-入-侵-者,從他們的土地上趕走。
他們的身後,是他們的妻子、兒女,是他們的財產、榮耀,他們絕對不會退縮!
然而,雙方之間巨大的差距,懸殊的實力,仍然讓人感到絕望。到了最後,蒙古的戰士們幾乎是採取自殺式的攻擊,以傷換傷,甚至以命換傷,在死去的時候,拉了一些俄國士兵做墊背。
他們的這種打法,讓俄國人都有些心驚。儘管蒙古人對他們造成的威脅有限,但沒有俄國人敢再輕敵。他們誰都不希望,自己會成為下一個被以命換命的物件。
從俄國人提高了警惕之後,蒙古人想要傷到他們,就變得更加困難了。
開戰不過一個小時,蒙古人這邊就已經屍橫遍野,反觀俄國人一方,傷亡卻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各部落的首領們看到戰場上的一幕幕,心都在滴血。
那些倒下的勇士中,許多都是各部落下一代的精英,他們大都連敵人的衣角都沒有沾到,就枉送了性命。
一條條逝去的鮮活生命,一片片被鮮血染紅的土地,提醒著這些首領們,他們先前的想法多愚蠢。倘若他們能夠一開始就明白這一點,早早地向華國表態的話,是不是就可以避免這一切了?
無解。
現在,蒙古的首領們也只能一邊抵抗俄國人,一邊期望華國的援軍能夠快一點到來。現在每損失一個部下,他們都心疼得不行。這種將己方的命運完全交付到第三方手中的事,對於他們來說從未有過,直到這一刻真正到來,他們才發現,他們所能做的,還是太少,太少……
天是紅的,血是紅的,人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