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軍,中華民國時全國唯一海、陸、空編制齊備的軍隊。前身為奉系軍閥張作霖所統率的軍隊,很多人都將其稱為奉軍,其控制區覆蓋整個東三省。
1928年底張學良東北易幟後,奉軍被中央政府改編為國民革命軍東北邊防軍,簡稱‘東北軍。只不過,如今的東北軍,多少顯得有些名不符實。
1931年九一八事變暴發,張學良為儲存實力,命東北軍退入關內。從此,失去東三省的東北軍,那怕實力依舊強大,卻失去他們賴以生存的根基東三省。
此時擔任剿總副司令的張學良,面對東北軍諸多將士要求‘收復失地’的聲音,同樣覺得有些左右為難。在對待圍剿紅軍的事情上,多少也存在牴觸情緒。
面對此時一路從贛南打到陝北的紅軍,在看到楊虎誠的部隊,既然採取自保防禦的態度之後。張學良也知道,在圍剿紅軍這件事情上,只怕他也不能做的太過份。
而真正令張學良覺得,在這件事情上有必要三思而後行的原因,還是遠在南京的那位。對其掌控的東北軍,始終抱有警惕之心,在軍餉發放上屢次拖欠剋扣。
當他得知,紅軍主力已經將其兩個主力師駐守的延安團團包圍,卻始終沒有采取進攻之時。張學良也意識到,紅軍高層只怕也不想跟東北軍硬拼。
只不過,由其控制的延安城,只怕要交到紅軍手裡了。鑑於這種情況,張學良同樣下令駐守的兩個東北軍主力師,只要堅守等待紅軍談判即可。
紅軍若是不談判,直接展開進攻。那他們也可以就地反擊。接下來怎麼打,張學良自然也有自己的打算。至少在他看來,這仗應該打不起來。
果不其然。將延安團團包圍的獨立縱隊二師、三師兩個主力師。只在延安城外佈防,根本未向延安城打出一槍一炮。雙方很有默契般。靜靜等待決策權的到來。
而此刻獨立縱隊的四師,卻配合紅三軍團,開始將紅軍的控制區擴張到與山西接壤的地界。對於那些補俘的東北軍,大多都是禮送出境。
唯獨延安城的兩個東北軍主力師,此刻便是想突圍,只怕都不太可能。鑑於這種情況,張學良也一直關注著延安的事態,等待著那位獨立縱隊司令員的到來。
從瓦窯堡帶領騎兵獨立旅趕到延安城的何正道。很快讓人給城裡的東北軍送去自己的親筆信。關於與東北軍和談的事情,自然也是請示過總部的。
得知那位紅軍中最具知名的縱隊司令已到,張學良在看過何正道開出的條件,跟西北軍一樣。保留駐守延安東北軍的武器彈藥,禮送他們離開陝北境內。
那怕知道這樣的談判,會惹惱遠在南京的那位,可張學良同樣明白。如今在延安的兩師主力,對跟紅軍決一死戰,其實也沒多少信心。
這段時間,儘管圍城的紅軍沒有任何攻城舉動。可站在城牆上的守軍。多少能感覺到,紅軍要比他們想象的更強悍一些。跟這樣的部隊打,沒便宜可佔的!
‘讓我們的人。跟那邊接觸一下,紅軍開的條件誠意還是很足的。眼下陝北已經被他們實質控制,死拼到底的結果,只會讓我們兩方兩敗俱傷。’
給出這麼一個結論的張學良,很快將自己的指示發回了延安守軍。收到電報的兩位師長,很快一位守在城裡,一位出城與何正道進行接洽。
收到城中東北軍給出的答覆,何正道也笑著道:“好啊!給不打,還是不打的好。雖說這一路轉戰。我們丟了贛南蘇區。可現在,我們終歸還是越打越強。
雖說如今的東北軍。依舊還是兵強馬壯。但失去了東三省的他們,實則如同無根浮萍一樣。若是老張家的底子厚。換成其它人,只怕這支部隊早散了。”
聽著何正道感嘆的縱隊參謀長王天林,也點頭道:“是啊!那位張少帥,當年下達不抵抗的政策,以為能儲存實力。卻沒想到,他這一走,再想回去就難了。”
經過兩方的聯絡員確定之後,最終決定在延安城外進行會晤。對面派出的,是一位東北軍的師長。紅軍這邊,為表示誠意則是何正道親自出馬。
等到兩方抵達會晤的地方,一番客套之後。何正道的健談跟年青,同樣給東北軍參與談判的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似乎也很意外,紅軍第一縱隊的司令竟然是這樣的。
就在何正道跟那位東北軍師長握手,打算結束這次的會談之時。始終未放鬆警惕的何正道,很快看到站在東北軍談判隊伍一方的一個少校,突然做出撥槍的動作。
這種危險的舉動,令貼身保護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