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想到,這些年打來打去,部隊反倒越打越少了。”
對於葉劍應的話,何正道也很認真的道:“參謀長,關外的情況比關內更復雜。最為艱難的情況是,抗聯在東北沒有外援,全憑一腔熱血跟關東軍戰鬥。
最重要的是,蘇聯方面也沒提供他們任何的幫助。在這種孤立無援的狀態下,他們能堅持到現在真心不容易。但往後,我相信他們的局面應該會有所好轉。
只是鑑於目前抗聯的這種情況,以及主席跟老總做出的指示,我也打算以一個相對溫和的方式,讓抗聯最好拋開各自為戰的作戰策略,先整編整訓再縮編部隊。
他們對外號稱有十一個軍,可實際兵力只怕僅有一萬餘人。甚至很多部隊,連步槍都配不齊。這樣的部隊那怕打游擊戰,只怕也很打贏精銳的關東軍。
而且這些年,小鬼子對於東北也花費了不少心思去治理管控,很多百姓都不敢輕易跟抗聯部隊接觸。沒有百姓的支援,他們又豈能得到長足的發展呢?”
相比紅軍進行長征轉戰陝北,一路上至少有中*央隨行,政令方面根本不存在問題。而抗聯因為擴編成十一個軍,那怕整編成三路軍卻依舊管理有些混亂。
加上沒有中*央方面的指示,行事方面全憑指揮員的喜好。這樣的話,那怕各部隊想打配合也不容易。能堅持到現在,可以說已經很難得了!
聽著何正道的話,葉劍應也點頭道:“嗯,部隊指揮機構必須分明,縮編也非常有必要。以其十指傷敵,還不如將力量聚在一起,那樣發揮的戰鬥力更強!”
坐在一旁參與會議的譚振,也輕輕點頭道:“參謀長的建議很有道理,可要想讓他們接受我們的建議,只怕還存在一點問題。畢竟,這關係到職務的調整。
這麼多軍長,肯定不可能讓他們都當軍長。有些人只怕必須降為團長甚至營長使用,職務的降低,會不會令這些人產生不滿的情緒,這一點也很重要。
司令員,現在我們聯絡上的一路軍,從楊敬宇發來的電報中,這支部隊整編的難度應該不大。至於其它兩路軍,只怕還要聯絡上我們才知道情況。
這麼長時間沒跟中*央取得聯絡,他們部隊的基層黨組織建設,只怕也處於很混亂或停滯的狀態。我覺得有必要建議抗聯方面,加強新黨員的吸收工作。”
‘譚主任的這個建議,我覺得非常有必要。在我軍當中,黨員模範性發揚的不錯。可就目前的情況而言,想聯絡上其它兩路軍,只怕還需要花費一些時間。’
點頭認同了譚振的建議之後,何正道同樣在筆記本上記錄下這件事情。政工幹部,對於八路軍各部隊而言,無疑也是穩定軍心必不可少的存在。
一番討論過後,政委陳芸也適時的道:“司令員,你覺得就目前抗聯的情況,如果需要整編的話,給他們一個什麼編制比較妥當呢?這點兵力,連我們一個主力師都不如啊!”
‘關於抗聯整編的事情,我覺得交給主席還有老總他們決定比較妥當。就我個人的意見而言,如果他們願意接受整編的建議,可以給他們一個軍或縱隊的番號。
雖然我們現在的番號,跟他們其實也一樣。但只要接下來,我們的作戰計劃能順利進行下去。我也有打算,更換我們的這個番號,將其改成大軍區的編制。
未來軍區編制下直屬軍一級的部隊,各集團軍再分編兩到三個主力師。這樣的話,對於未來指揮作戰,相信還是有幫助的。至少我希望,一個軍能正面硬捍日軍一個主力師團。’
為了提前加快正規國防化的部隊建議,何正道也有意使用未來部隊的作戰編制。一個大軍區直屬幾個集團軍,集團軍之下再直屬幾個主力作戰師。
這樣的話,一個集團軍或許在未來,就能控制一個省的地盤。至於東野這個番號,何正道覺得未來有可能也會叫出來。但目前,他麾下的部隊其實也不算多。
如果要以後世的部隊計算的話,何正道覺得目前的東北抗日聯軍跟一個集團軍的性質差不多。他需要做的,就是將這個集團軍不斷的發展壯大。
只是鑑於目前部隊數量還需要不斷擴編整訓,甚至未來收復一些敵佔區之後,也需要派遣一些部隊駐防。慢慢的,到時就需要更高一級的指揮機構統領全域性。
當然,這一步距離目前的東北抗日聯軍而言,還需要一定的時間。但把這個事情考慮到,何正道還是覺得非常有必要。畢竟,這關係到未來國防軍的建立跟發展呢!(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