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大壽,顯然他對於祖大壽的節操,也不是那麼有信心,所以就預設了防備祖大壽的提議。
“至於休養生息……”
不過在說完這些之後,皇太極閉目沉吟了許久,方才緩緩開口說道:“論底蘊,我大清不如大明,論恢復我們肯定比不上他們,所以我們不能停下,不能給大明任何喘息之機。”
“德格類,朕給你半年的時間來籌措糧草,務必要籌集夠足以支撐三十萬大軍的糧草。”
皇太極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絲堅毅的神色,然後開口說道:“嶽託,濟爾哈朗,你們二人回去之後,整軍備戰。”
“半年之後,朕會聚集我大清所有的力量,再與大明決戰,最不起也要打下大明半壁江山!”
敏銳無比的皇太極,已經察覺到了大明的變化,他知道大清若是再等下去,他們就一點機會也沒有了。
所以他準備只給大清半年的休養時間,然後就再次跟大明開戰決戰。
就跟上次的松錦之戰一樣,若是能勝,那就能直接打斷大明這次續上的這口氣,直接將大明給推入深淵。
而若是敗的話……
不,他大清絕不會敗,上次松錦之戰,大清實力弱於大明都能贏,這次雙方的實力反過來了,贏的必然還是他大清。
此刻,皇太極已然完全放棄了自己砍而不伐的策略,準備一口氣先把大明打廢再說。
“是,陛下。”
范文程幾人聽到皇太極的決定之後,雖然有些意外和震驚,但卻沒有任何人開口反對,而是默默的應了下來。
又過了片刻之後,皇太極神色稍微有些遲疑,但很快就變成了堅決。
他直接開口說道:“值此艱難時刻,讓各部都儘量削減一下開支吧。”
皇太極說這話的時候,心都在滴血。
因為他雖然說是讓各部削減開支,但到最後這被削減的開支肯定會落到他們治下漢人和蒙古人的頭上。
皇太極這半輩子,都在盡力把外族融入他滿人之中,甚至對於大明的降將,他刻意顯得特別寬容,就連祖大壽那種背叛了大清好幾次的降將,他都能寬容的容忍。
然而此時,隨著他這一條聖旨頒佈,他之前做的那些努力,便會直接化為烏有。
但他也沒有辦法,作為大清的開國之君,他的敏銳度和洞察力無人能及。
像范文程他們只看到大明強勢了,以後大清可能會變得很麻煩。
但皇太極卻能透過問題的表象直接看到本質,他知道,大明如今的變化,完全是因為崇禎變了。
現在的“崇禎”,變得非常可怕,大明發生這麼劇烈的變化,如此多的大臣和藩王被殺,可以說是把天都捅破了。
但“崇禎”卻始終都是一副遊刃有餘的態勢,死了這麼多大臣和藩王之後,大明居然還是風平浪靜,甚至這些人的死,連個大點的水花都沒濺出來。
這份手段,讓皇太極覺得十分可怕,再加上他這次還御駕親征輕輕鬆鬆的打敗了阿巴泰,雖然他並沒有表現出太顯眼的地方,但皇太極依然能感覺到的出來,“崇禎”的軍事實力也很強。
皇太極不知道“崇禎”是怎麼在這麼短的時間內突然蛻變的這麼可怕的,但他知道,以現在“崇禎”的手段,拖得時間越久,大明也就越強,他們大清能贏的希望,也就越小。
所以他沒的選擇,他只能拋棄一切,在最短的時間內,聚集起最強的力量,然後對大明發起決戰!
至於漢人和蒙古百姓的事,只能先放到一邊了,大不了等到打贏大明之後,找個夠分量的人背鍋,然後再彌補一下他們好了。
“陛下,不至於此吧?”
范文程和嶽託瞬間就明白了皇太極的意思,頓時有些震驚的看著皇太極,想要開口反對。
如今大清的漢民數量,已經遠遠超過滿人了,甚至在朝廷和軍隊之中,也充斥著大量的漢人,甚至大清還為此專門組建了一個漢八旗,為了就是給漢人一席之地。
如今聽到皇太極這話,嶽託無疑是最懵的那一個。
他雖然是努爾哈赤的孫子,但為了大清的基業,這些年來他一直盡職盡責的想把漢人融入他滿人之中。
可現在若是照著皇太極的說法去做了,那他之前那麼多努力,豈不就要前功盡棄了。
“我們沒有時間了,此戰若不能勝,我們大清就徹底沒有機會了。”
“所以,我們只能賭上一切。”
皇太極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