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時候,林守溪也差不多該醒了。
但又半個月過去,她眼睜睜看雪消融,林守溪卻連一點醒來的跡象都沒有。
可她說過要走的……
主持似看出了她的為難,笑道:“女施主與佛有緣,形體映徹,勝妙殊絕,世所罕見,不若留在藏經閣中,假以時日修成佛果也未必。”
小禾淡然一笑,婉拒之後說:“待山上桃花盛開,我會離去。”
主持的挽留不無道理,在來寺廟之前,小禾從未想過自己會有佛性。
那是一個平靜的午後,她學著僧人們在佛祖面前禪定,禪定之中,她隱隱感覺到體內有紫氣升騰,顯化成龍的模樣,那龍極像鎮守傳承,它在氣丸之側螺舞繚繞,如龍戲珠。
她盯著它看,久而久之,她所感知的時間與真實世界的時間產生了差異,這種差異割裂了她,她像是融入了內在的時間之流裡,如無所依的空遊,逐漸不分內外彼此,臻至忘我。
她醒來時,香不過燒了半截。
小禾並不清楚,真的是自己天賦異稟,還是鎮守傳承在發揮作用,總之,她有醍醐灌頂之感。
這段日子裡,她每日研讀佛經,手不釋卷,除了昏迷不醒的林守溪外,唯有青燈古佛為伴。
某日清晨,她合上佛衣走出門去,隱隱嗅到了清香,抬眼望去,滿山桃花宛若粉霞開遍,爛漫非凡。
三月中下旬,山上春寒料峭,桃花卻在一夜之間盛開了。
她看著桃林花海,靜默不語。
“等我將心中感悟書寫成冊就離開。”小禾又說。
時間來到了四月。
天氣漸暖。
小禾每日於藏經閣閱讀經典,也會給弟子們講課,但她也漸漸地開始迷茫起來,對於佛中的許多說法,她也產生了懷疑。
她雖能禪定漸入無我,卻不覺超脫,反而對‘普度眾生’四字更為模糊,她見不到佛陀口中的業,也無法將自己懸置於無數個剎那裡,悟性稍差的弟子更是容易陷入一種徹底的神秘思維或將之視為教條戒律的獨斷,各大寺院更曾以佛法為名伐異,在武林上掀起過不少腥風血雨。
小禾陷入了思維困境裡,無法解脫。
她不再閱經,只是偶在佛堂行走,望著香火之後的大羅金身,陷入沉默。
“施主是在掛念那位公子嗎?不若在佛前燒香跪拜,說不定佛祖就顯靈了。”一個老僧見她終日彷徨,不由道。
“佛傳給我們的是什麼?”小禾忽地問。
老僧略一沉吟,道:“經文典籍?”
小禾不語。
老僧又道:“解脫之道?”
小禾依舊不語。
老僧笑著搖頭,道:“還望聖菩薩賜教。”
“應是智慧。”小禾說。
這次換成老僧沉默,片刻後,他點了點頭,算是認同了眼前少女的說法。
“既求智慧,為何要跪?”小禾說完,平靜地轉身,離開了佛堂。
四月中旬,山上的桃花開始凋零。
小禾越來越瞭解這個世界。
她發現這個世界遠比她想象中更大,因為境界壓制以及缺乏飛行法器的緣故,險峻河川都只能以雙足丈量世界,於是世界顯得更大了。
世上名山大川無數,她想去看,藉此悟道。
只是一人遊山何其孤寂。
廂房內水聲漣漣。
小禾從霧氣繚繞的屏風後走出,她已換上了一身素白的新衣,雪白的長髮披在衣上,更顯皎潔。
她立在床邊,靜靜地看著榻上的少年。
近日,她也有意無意地打聽過不少關於魔門的傳聞,對於那場魔道之爭,許多人直呼精彩,說剷除魔門便是鏟滅了心頭大患,是大功業,也有許多人扼腕嘆息,說那林守溪與慕師靖英年早逝,實在是江湖的一大遺憾,也有人說他們是天魔,早死了好……
小禾只是側耳傾聽,不置一詞。
這數月以來,林守溪的容顏確實引起過不少人的讚歎,但幸好,過去的林守溪宛若深閨大小姐一樣深居簡出,很少有人見過他的真容。
“你若再不醒,我可孤身走了。”小禾輕聲開口,好似威脅。
林守溪一動不動。
他依舊沒有醒,但不久之後,他竟開始夢囈。
屋內很靜,小禾可以聽清,他喊的是自己的名字。
她靜立聽著,直至逐漸睡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