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五十七章、進學

潭塗指導四人先在孔老夫子的牌位前恭立、磕頭,再受了他們的作揖的拜見禮,算是正式拜了師,尚文私塾分為兩個部分,一個是啟蒙教育的蒙學堂、一個是有望考取功名、年紀也偏大些的尚學堂,原本按照武家四個孩子的年齡本該分到蒙學堂先學些識字等簡淺的知識,可潭塗記得武家孩子談吐有序,不像是沒入過學的,便額外問了句。

武行舟和武秋止學過四書中的論語、孟子和五經裡的詩經、書經,以及孝經,剩下的兩書三經曾經簡略的讀過。武夏至平常頑劣了些許,肚裡其實也有不少存活,至少論語和詩經學而未忘,其它的早就隨著逃荒丟到腦後了。

別看武暖冬懂得不少,但是對於四書五經還真不如幾個哥哥,除了論語和詩經稍有涉及外,別的連碰都未碰過。

隨著測試,潭塗大吃一驚,武行舟雖也不錯,卻頂多算是優秀,而武秋止足以稱為小神童,隨便抽出一篇即可朗朗背誦,連著曾淺讀過的一些書籍中的篇幅也能背出一二,著實令潭塗高興不已。要知道童子科,凡十歲以下能通一經及孝經、論語,卷誦文十,通者予官;通七,予出身。童子科又稱神童科,若予以出身便可同秀才般減免賦稅,甚至可以入朝為官。

當下顧不得許多,潭塗命書童取來筆墨紙硯,又開始興沖沖的考核武秋止書寫功底,並且出了幾道題。不出意外的,武秋止全部答對,甚至還加了不少自己的觀點。

武夏至連連乍舌,不可思議的看著自家弟弟,像是頭一次認識,“三弟,你……你是什麼時候學的,我怎麼不知道?”

武秋止靦腆一笑,“你們農活忙,我在家閒來無事便借了小叔的書,翻來覆去的讀幾遍便也牢記於心。”

原先的村落沒有正經八百的私塾,只有一位鄉下修養的老夫子在村裡弄了個學堂教孩子們識字,武秋止身體不好,總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上課,老夫子只道武秋止愛讀書並未多留意這個病弱的孩子,沒想到他竟能融會貫通、自學成才。

潭塗經過和武家孩子的交流方知他們是逃荒而來,學業荒廢了小半年,再一次讚歎起武家人的天賦。

武秋止也覺得有些怪異,之前他的記性是不錯,可遠不如最近。那些曾經讀過一遍的文章書籍仍能徘徊在腦海裡,隱隱留了印象。而背誦過的更不用說,彷彿深刻於心,不假思索的便可詠誦。腦袋像是一下子開了竅,一些問題更能看到深一層面,心性也比從前更穩定。

難道身體好了,連帶著腦筋也聰明瞭?

武暖冬自然沒想到是靈泉水的功效,以為是自家三哥天賦異稟、天生神童,那笑容掛在臉上美滋滋的,之前在四書五經那裡受到的憋屈全部煙消雲散。

私塾對學生的入學年齡、學習內容及教學水平等,均無統一的要求和規定。在教學方法上,先生完全採用注入式教育,一讀一背。

潭塗經過對武家孩子的測試和了解倒是對入學方式有了新的想法,大方面沒有變動,增加了一項入學測試,以便將有基礎和沒基礎的孩子分開教學。尚學堂也細分了一下,分為科舉班和雜科班。

武暖冬畢竟是個女娃又過於年少和武夏至在蒙學堂入學,武行舟對於科考入仕途沒有半分興趣,倒是迷上了珠算,對九章算術和綴術頗為感興趣,所以進了雜科班。武秋止自然是到了科舉班,他可記得家裡那不少的窪田,若是他能在科舉上走出一條路,暖暖想買多少地就能買多少,賦稅什麼的,完全不用顧忌。

第一天並沒有上課,幾個孩子告了假,到書鋪買需要用到的書。武暖冬也想買點野史雜談深入的瞭解下當今時態,當聽說有珠算這門課時,武暖冬簡直震驚了。

算盤本該是北宋出現的計算用具,竟然在中唐就被人熟知,也就意味著這裡絕對不是正史裡的唐朝。據聽說算盤和珠算都是太平公主琢磨出來的,可謂是當世奇女子也。不過這位奇女子倒不像是穿越女般驚豔四野,也沒有盜過後來人的詩詞,只是在民用民生上有了很多小措施和小改進,所以武暖冬也不能確認這人是不是穿越來的。畢竟歷史上的奇女子多了去了,比如婦好,那絕對是比穿越女要強悍很多的女人。

武暖冬抱了一堆書籍和哥哥們歸了家,路上靠著武秋止細細翻讀著,幾本掃閱下來,倒是和武夏至愛好相同,對綴術很感興趣。在宋元時期此書已經失傳,後世只聞其說,傳聞綴術裡有精密的圓周率、三次方程的解法、天文曆法等,內容極其深奧。而今是國子監算學課本,被收入《算經十書》中。

為了買這十幾本手抄本足足用了一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