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和王子一樣,興登堡心中同時也有一條槓,那就是,德國可以內鬥,但是絕對不能輸掉戰爭,實際上,他要求的增加普魯士軍工的產能,同時要求前線部隊鞏固陣地的命令也有準備應對英法突襲的意思。興登堡知道,自己和自己的同僚們想要更進一步,依靠社會民主黨肯定要比依靠德皇靠譜,畢竟如果真的是議會制成功的話,那麼艾伯特等人肯定要拿軍隊內部的貴族開刀,畢竟掌握軍權的這些人和自己不對路簡直太可怕了,而這樣一來,興登堡等人上位就是必然,畢竟,軍隊還要由懂軍事的人來管理!
也有一種可能是興登堡和社會民主黨之間並沒有完全合作,興登堡只是保持對社會民主黨的“善意中立”。但是不管如何,經過這樣一番調整之後,德國內部已經十分空虛了,如果社會民主黨借這個機會起事,並且控制一部分軍隊,國內另外一部分軍隊保持中立的話,那麼德皇就真的危險了。
當然,即使內部出了問題,但是德國也絕對發生不了雙方十幾萬大軍互相對A的情況。這就不是爭權了而是作死。估計最可能的結果就是社會民主黨提出自己的要求,然後德皇進行討價還價。
根據從各種渠道收集到的情報來分析,這一次社會民主黨右翼的主要目標還是普魯士和帝國議會的權利。即使在歷史上德國內外交困的情況下,一部分人還是願意保留德皇。而現在,社會民主黨內部也不願意因為強行要求取消帝制而導致德皇和容克貴族的強烈反彈,因為要是這樣的話,將是零和遊戲。
加強議會權力和實施普選制是艾伯特等人的最基本的要求,估計這一點德皇會同意,但是如果想要剝奪威廉二世對於普魯士的絕對控制權,德皇就未必同意了,歷史上,威廉二世可是能放棄德皇的尊號,但是必須要保留普魯士王國國王的地位,這原因顯而易見,普魯士佔了德國6成以上的領土面積和人口。可以說誰掌控了普魯士,誰就控制了德意志帝國的大局。
而為了爭奪普魯士的控制權,雙方更多的是透過“勢”來壓迫對方讓步!這個說明白點就是拉盟友,拉民意。人是一種社會生物,周圍人的選擇肯定會影響到自己的選擇,所謂的從眾心理就是這樣,如果,突然發難的社會民主黨很快的控制了德國數個大城市。那麼好了,德皇妥協的可能性非常大,而如果只是控制了一兩個城市,軍隊或者其它勢力沒有響應的話,那麼德皇直接抽點部隊進去鎮壓都是可能的,畢竟在必輸的形勢下,沒有多少人敢抵抗“王師”的!
“如果我們的內線提供的情報沒錯的話,社會民主黨對柏林周圍的駐軍滲透的非常厲害,萊比錫和德累斯頓也是這樣。如果這樣一來,艾伯特在德國中部將佔據優勢,東普魯士是戰區,有馬肯森壓著,應該不會出什麼事情,西部的話,魯爾區是德國最重要的軍工產地,而且靠近前線,在西線大軍的震懾下應該不敢行動。”利奧波德親王分析道。
“那麼還有一個問題就是北部,諸如不萊梅、基爾港還有威廉港這些地方了!這些地方囤積著大量的物資,這些地方都是海軍的底盤,海軍不是容克貴族的自留地,其中可能會有艾伯特的同情者,他們的態度對整個德國國內的局勢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利奧波德親王補充道。
至於德意志帝國南部的問題,無論是魯普雷希特和利奧波德親王都沒有提,因為德意志南部影響力最大的就是巴伐利亞和符騰堡兩個王國,社會民主黨的影響力非常有限,就算真出了點事情,巴伐利亞軍團也可以分分鐘教他們重新做人!
“如果先暫時不考慮海軍的態度的話,看樣子赫伯特等人是處於劣勢的,靠近西線的埃森、魯爾區是不敢輕舉妄動的,而那裡又是帝國最重要的軍工和重工業產地,只要穩住了那裡,前線問題就不大。而東普魯士地區是馬肯森的軍管區,也有大量的駐軍,而且那裡也是德皇的龍興之地,容克貴族的大本營,動亂的可能也不算大。”利奧波德親王說道。
“實際情況未必如此。魯爾區雖然是帝國最大的重工業區,但是這裡並不產糧食,如果社會民主黨控制了普魯士中部地區的話,那麼無論是從東普魯士還是從沿海地區運往魯爾區的糧食都會出現問題,這對於威廉來說是一個非常大的挑戰。至於說東普魯士地區?雖然馬肯森的總部說是在柯尼斯堡地區,但是主力部隊都在前線,相距太遠,路況水平又差。後勤補給幾乎被後方捏著,想要回來也不容易。”
“如果我們確定興登堡可能要搞事情的話,那麼調往東線的部隊是不是有問題都難說。要知道這些部隊有些可是用於駐防東普魯士的,如果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