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合格的外軍考察團成員,卡爾斯少將要做的不是告訴美國人,德國人是怎麼用自己的部隊去對付協約國的。因為美國不是德國,英法也不是日本,彼此之間存在著巨大的差異。德國人打的是大規模野戰,以及由此衍生出的塹壕戰和突破戰。部隊以重火力重灌甲為主。但是美國人不需要,他們打的是奪島戰,以及叢林戰。日本的工業也遠不及英法。所以說,一個正確的模式應該是卡爾斯少將應該立足於美軍現有的裝備和編制來幫助美國人想辦法。
所以,馬歇爾說的有道理。但是卡爾斯少將說的也沒錯。美國人只是考慮了日本的工業和現有裝備問題,但是對英國對日本的援助卻低估了,其實想想啊,在這個位面上,英國一線陸軍的巔峰高達200萬以上!(不光在西線,還有在地中海的英軍。)如果再考慮英國在各殖民地的部隊,這個陸軍規模已經相當龐大了,甚至2戰的英軍都沒那麼多。
這些部隊的裝備即使只漏一點給日本,都夠日本人武裝超過10個師團了,要知道有200萬的軍隊,可不代表,裝備只夠裝備200萬人的!所以說,日本人根本不用生產多少陸軍裝備,只要有錢,大把的英軍剩餘物資都夠日本陸軍打完這次太平洋戰爭了。
當然,打仗這事吧,光說是不行的,德國人總要看看美軍的軍事演習以及營團級步兵戰術。而戰術演練主要由兩部分構成,一部分是部隊登陸。而另外一部分自然就是複雜地形突破敵方方向了。而在登陸作戰中,美國海軍的表現讓德國人有些意外。
“隨著歷史的進步,所有的軍事技術都在發展,陸軍從單純的步槍加野炮。變成了現在坦克加重炮。海戰從二維變成了三維,潛艇讓戰爭蔓延到了水下。而航空母艦的出現讓我們可以從空中攻擊對手,這一切不過是幾十年內發生的事情。但是不得不說,登陸戰的模式在近一百年的時間裡都沒有發生變化。登陸戰的環境已經變化了,之前的作戰方式已經不適合現在的登陸作戰了,而美利堅合眾國則將是這次變革的引導者。”馬歇爾對剛剛登上夏威夷號兩棲運輸船的德國代表團說道。
“隨著陸軍裝備的重型化,和守軍防禦力的增強。我們現在面臨一個問題,那就是如何在敵人的槍林彈雨之下,把大量的軍隊和武器從海上送到灘頭!之前的小艇登陸現在已經被證明是失敗的了。縱然有超強的火力掩護,我們依然無法單純利用火炮徹底根除敵軍的防禦。步兵、火炮還有坦克才是解決一切的終極手段。而把這些人員和武器從本土運到戰場邊緣,再從戰場邊緣運輸到灘頭投入戰鬥就是我們需要解決的所有問題!”馬歇爾介紹道。
“合眾國用了至少6年的時間來研究這個問題,而現在,我可以自豪的說,我們解決了9成以上的問題。這個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國家比美國更精通登陸作戰!而這艘夏威夷號兩棲運輸艦和旁邊那艘關島號重灌備登陸船以及飛魚登陸艇就是合眾國登陸作戰體系的核心!”
“夏威夷號兩棲運輸船的噸位並不大,標準排水量只有5000噸。他是整個登陸行動的中轉站,他複雜把大量的車輛、人員運輸到登陸出發陣地。這種海上物資轉移並沒有太神奇的地方。畢竟俄國人在日俄戰爭時期都可以在戰列艦上一小時內轉移超過100噸的煤炭。真正的難度在於船舶的適航性。比如說,我們不可能讓幾十噸的登陸艇直接從珍珠港開到俾斯麥群島。”馬歇爾少將說著,帶著德國一行人來到了夏威夷號兩棲運輸船的內部。
“這是主甲板,用於堆放各種物資,旁邊的是吊車,這些都是很平常的東西,大家不用多說什麼。這艘船真正的核心設計在下部的車輛艙以及船體前部可以開啟的大門。”在船體下部的車輛艙中,船體前部用絞盤控制的登陸門霍然大開,光亮和帶著鹹腥味的海風湧入了艙室中,隨後,一個踏板被放下,在船體前部形成了一個斜坡。而在代表團後面則是一個長達12米,寬度6米的登陸艇。
“一旦開戰,登陸艇將順著斜坡從船體前部的大門滑入海中,這種飛魚登陸艇可以搭載兩個班計程車兵以及他們所需要的彈藥和補給品。在前部,我們給登陸艇增加了防彈鋼板,用於抵禦子彈和彈片的攻擊。他們的吃水很淺,而且是平底船,很適合在近海機動,靠近之後,這艘登陸艇前部有一個踏板。人員可以快速順著踏板登陸然後投入戰鬥。隨後,這艘登陸艇可以迅速轉向,利用吃水淺的優勢迅速回去運輸第二波士兵。”馬歇爾說道。
“一艘夏威夷級登陸艦可以運輸至少4艘飛魚登陸艇。實際交戰的時候,夏威夷登陸運輸艦會在敵人的火力打擊